黄京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简介女 理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广西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生态学副教授

1962年生,1984年在南京大学植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南京大学植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原广西农学院、原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和广西大学农学院工作。现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厅级科研项目两项,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6项。

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

社会兼职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委员

论文论著1 黄京华 黎华寿 聂呈荣,“引人入胜的化学生态学”,中国教育理论杂志;VOLNO43;2003.12;

2 黄京华 骆世明曾任森,“丛枝菌根菌诱导植物抗病的内在机制”,应用生态学报;VOL14NO5;2003.05;

3 黄京华,黎华寿,杨军,等. 香根草挥发物化学成分的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70~172

4 Jinghua Huang, Rensen Zeng, Shiming Luo, et al. Antifungus activity of 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4H)-one and phenolic acids in maiz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llelopath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7-29 April 2004, Sanshui, Guangdong, China. 183~192

5 黄京华,章家恩. 广西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及其生态建设对策探讨.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8~31

6 黄京华,曾任森,黎华寿. HPLC在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21(4):284~288

7 黄京华,曾任森,骆世明. 未来的一种生物肥料:丛枝菌根真菌. 生态科学,2002,21(3):259~263

8 黄京华,曾任森,滕希峰,等.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动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19(4):61~65

9 黄京华. 试论生态农业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改进措施.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9,18(增刊1):51~53,56

10 黄京华. 国产丛生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竹子研究汇刊,1991,第1期

11 Huashou Li, Jinghua Huang, Yufen Chen, et al.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 from Cymbopogon citrates and its allelopathic effect.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llelopath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7-29 April 2004, Sanshui, Guangdong, China. 266

12 聂呈荣,黎华寿,黄京华,等. 蟛蜞菊对花生和其它作物的化感作用. 花生学报2002,31(1):30~32

13 聂呈荣,曾任森,黎华寿,任永浩,黄京华,程莉琼. 三裂叶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 花生学报2002,31(3):1~5

14 聂呈荣,陈思果,温玉辉,李梅,谢惠银,黄京华. 模拟酸雨对花生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34~36

15 Chengrong Nie, Shiming Luo, Rensen Zeng, Jianwu Wang and Jinghua Huang. Change of DIMBOA and phenolic acids in Bt corn.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llelopath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7-29 April 2004, Sanshui, Guangdong, China. 193~208

16 《青年致富窍门》(种植分册),农村青年科技丛书. 广西团区委组织编写并发行四万册. 编写第四、第五篇

17 黎华寿,黄京华,张修玉等.香茅天然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763~767

18 聂呈荣,骆世明,曾任森,王建武,黄京华,李梅.玉米化感物质异羟肟酸的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079~1082

19 聂呈荣,骆世明,王建武,黄京华,曾任森.转Bt基因玉米叶片次生代谢物DIMBOA和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生态学报,2005,25(4):814~823

20 黄京华,曾任森,骆世明.AM 菌根真菌诱导对提高玉米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167-169

21 黄京华,骆世明,曾任森,董登峰. 磷胁迫下AMF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25(4):

22 黄京华,曾任森,骆世明,谷文祥,聂呈荣,曹满,李晓辉. 玉米苗中DIMBOA与几种酚酸类物质抑菌活性比较(英).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 19: 572-577

23 刘青,黄京华,李晓辉.用玉米做宿主扩繁AMF菌剂的技术.安徽农学通报,2007, 13 (11) : 47

24 李晓辉, 刘青, 扶蓉, 谭炬发, 黄京华.丁布(DIMBOA) 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19) :5680 - 5681 ,5690

25 李晓辉,黄京华.广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生态建设与循环经济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