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鲈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拟鲈科

Pinguipedidae

分类:鲈形目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 21种

生态:主要栖息于礁区附近之宽广的小碎石区或砂地上,肉食性。.

体延长且呈圆筒形。眼睛大而突出,位于头部上方。口属端位,颌齿细小且尖锐,呈绒毛状齿带,颌的前端外缘部有较大的尖齿或犬齿;锄骨具齿,有些鱼的腭骨也具齿。全身覆盖著小圆鳞或栉鳞,侧线完整单一,位于体侧中央。具一枚背鳍,基底部甚长,有硬棘4-7枚,19-27条软条。臀鳍有时有1枚硬棘,软条则有14-22条;尾鳍圆形或截形。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南美洲及非洲沿岸海域。主要栖息于礁区附近之宽广的小碎石区或砂地上,有些亦会在100-360公尺深度活动。常停栖在砂地上,以腹鳍支撑鱼体,利用眼睛向上、下、左或右转动来观看外界,极为特殊。属肉食性,以甲壳类之螃蟹及虾等为主食,偶而也捕食小鱼。本科又称拟鲻科,以往常用的科名是Mugiloididae,後重新研究发现,本科命名之代表属Mugiloides是乌鱼,非本科之鱼种,所以舍弃该称呼,以Pinguipedidiae来取代。全世界4属约50种,台湾纪录1属20种。其中,拟鲈属(Parapercis)之鱼种,具有先雌後雄之性转变方式的生殖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