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博物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10公里的大峪山下。1959年9月30日建馆。“定陵博物馆”馆名为郭沫若同志题写。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584年,建成于1590年。陵园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有 3架单孔汉白玉石桥、碑亭、陵门、重门、 恩门、 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墙和宝顶等。在中轴线两侧还有许多附属建筑。这些地面建筑曾遭 3次大火,现只剩遗址。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是仿木结构的明楼。

1955年国务院决定发掘明定陵,1956年 5月发掘工作开始。1957年打开地宫,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博物馆,郭沫若同志题写馆名“定陵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从地下宫殿中出土的文物共2780件,其中一级品60件。这些殉葬物中,有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云龙纹大瓷缸和朱翊钧生前用的青花瓷碗,有皇帝的金冠与皇后的凤冠。金冠是用极细的金丝编制而成;凤冠上有宝石100多块,珍珠5000多颗。殉葬物中还有名贵的丝织品,包括神宗的龙袍和孝靖后的百子衣,都用金线绣成。

定陵地下宫殿,又称玄宫,全部用石砌成,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石料绝大部分为青石。前、中、后3殿的殿门是用汉白玉雕琢成的。中殿内陈设有 3座汉白玉石精雕的宝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及青花云龙纹大瓷缸。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神宗和两皇后的棺椁,并陈放26只随葬木箱。在两个展览室内,展示了地下宫殿的发掘经过和部分出土文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