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兜,生年不详,出生在新疆诺羌县,羌族。诺羌国国王。
诺羌国建于秦末(公元前206年),地域在新疆东南部和西南部。唐兜于西汉平帝四年(公元前4年)迫于赤水羌伙并,投奔匈奴,后又归西汉,西汉称匈奴为“胡”,故称诺羌国为“去胡来国”,唐兜“去胡来”,沿袭至今,有误称唐兜为“去胡来族”。
《汉书?赵充国传》载:“诺、月氏”,新疆有大月氏,小月氏。《汉书?西域传》记有:“出阳关,自近者始,曰诺羌。诺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诺羌国东西长四千余里,领地辽阔,西境有著名的昆仑山,南有葱岭。住在葱岭南麓的羌民又称“葱茈羌”。叶尔羌河流域的羌民称“叶尔羌”,西都称叶尔羌城(现叫叶城)。境内多高山牧场和平川草原,畜牧业发达,健马奔驰,羊群如云。其中以蜀马为名贵,列为急风战马。东部诺羌和且末(鄯善)、田和(于阗),叶尔羌河流域为富庶的农业区,出产各种粮食作物,成为全国著名的产粮区,担负全国的食粮供应。
诺羌国内矿藏丰富,其中冶炼铁矿驰名,铁制业中尤以铸造兵器著名,诺羌生产的剑、铠甲、腰刀、长矛坚韧锋利、受南境西藏羊同,苏毗和东方青海等羌人国家的青睐购买。
诺羌东接甘肃、青海,成为通往新疆西域的交通要冲。西汉初(公元前202年),北方匈奴强盛,经常要挟或联络诺羌,甘、青羌人酋豪联合抗衡西汉,扼守西域通道。西汉王室为破匈奴与诺羌联盟力量,公元前141年(汉武帝时)举兵西进“西伐大宛,并36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诺羌,裂匈奴之右臂。到西汉平帝时(公元前1年—公元5年),因赤水羌伙并诺羌,唐兜不从,东进不了甘肃玉关门,向西汉王廷告急不得救援,领兵千人投奔匈奴。后离匈奴又降西汉王廷,被西汉封为诺羌国王,号“去胡来”。唐兜表示忠于西汉王室,参与镇压甘肃、青海地区罕羌战争。《汉书?赵充国传》载:“长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将诺(诺羌国)、月氏兵四千,……击罕羌、入鲜水北句廉土。”
唐兜虽终于西汉王室,但到王莽当政时(公元9—23年),炫耀所谓“德威”,以唐兜“降”匈奴为由,召见西域国国王,将唐兜当众斩首。
古称西域的新疆,除诺羌国外,据《汉书?西域传》载尚建有羌人国家“西夜国,王号子合王。……记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西夜与胡异,其种类羌族行国,随畜牧逐水草往来。”
“蒲利国……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寄田车莎。种谷与子合同。”
“无雷国,王治卢城……户千,口七千,胜兵三千人。
……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
《隋书》载:“阿钩羌国,在车莎西南,当代一万三千里。国西有县度山,其间四百里,中往有战道,下临不测之渊,人行以绳索相技而度,因以名之。土有五谷,诸果。市用钱为货;居止立宫室。有兵器,土出金珠。”
“波路国,在阿钩羌国西北,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其地湿热。有蜀马。土平。物产国俗与阿钩羌国同。”
新疆境内还有依赖羌国,均在于阗(田和)南以西,葱岭以东。阿钩羌国在阿富汗和印度之间。波路羌国在原苏联中亚细亚锡尔河流域,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新疆《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颂》石刻记:(公元150年,东汉桓帝永寿四年)“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以七月二十六日发家,从秦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夏羌,程阿羌等六人共作列亭。”夏羌、程阿羌等羌人参与作亭。《魏略》载:“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诺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南与白马羌邻。”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县干格提遗址出土一枚“汉归义羌长”的钢印、篆文卧羊纽,表明汉代羌人广布新疆各地。
诺羌国古代文化很发达,据《中华古文明大图集》以《少见的音节文字》记载,公元二至四世纪,在诺(若)羌国的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新疆田和)创制有一种以音节为字母的音节文字,于19世纪末考古发掘以地名定为“鄯善国文书”和“于阗文书”,总数达上千件,从左至右书写,笔划简明,书写流利,拼读先进,记录方便,如同今日“速记”。后人尊崇诺羌古国先进文化,在《于田国王供养人像》图上中文大书“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