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柳永茂

ISBN:10位[7111229916] 13位[9787111229919]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6.00 元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我们非常想正确客观地了解和认识跨国企业这个强大的经济巨人,也期盼着中国能 够出现许许多多的跨国企业。 本书作者有着15年国有大型企业领导经历和1 5年跨国企业管理经验,以一位亲历者的姿态,用“管理札记”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见证了诺维信公司(诺维信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制剂的制造商,是生物创新的全球生物技术的领军者,它进入中国时,正值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的发展与壮大。他立足本土,以国际化的视野为您揭秘诺 维信这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经历,使我们对国有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异、跨国企业本土化、本土企业国际化有着更深刻地认识。

编辑推荐德鲁克先生有言:管理就是实践。

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管理书籍,但大多出自专家、学者、研究者之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但也有不少的分析与推论与企业实际隔膜很深。

所以,人们对管理实践者的著述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因为管理者每时每刻都要面对众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企业自身、市场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变化,来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吐故纳新,实践者眼中的管理,如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但管理实践者著书立说也实在有些言易而行难,首先,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其次,“身在庐山”,很难跳出企业看管理;再有,缺乏总结、挖掘、提升的具体路径。如何深入总结广大管理者的实践?这也是智囊传媒一直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智囊管理研究院”的建立以及智囊传媒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手打造“智囊丛书”,其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企业一线的管理者挖掘、归纳、总结、提升他们宝贵的管理实践,汇聚众多管理者的困惑、经验、方法。《跨国共生:一位亲历者的管理笔记》作为“智囊丛书”中的一本终于出版了,柳永茂先生在这本书里把他15年的国有大型企业领导经历和15 年的跨国企业高层管理经验,以一种“管理札记”的方式与广大读者分享。

在此,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管理者充分利用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智囊丛书”也会出版更多企业一线管理者的书籍,我们相信,这些根植于实践的管理著述更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其文耐读,其理易懂,其方法好用。

作者简介柳永茂,辽宁营口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任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东北制药总厂副厂长、沈阳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东北制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日合资沈阳卫才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诺和诺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目录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自序

前言跨国公司到底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我有一种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的冲动

第一章双方的抉择

——在沈阳,我与诺和诺德结下了不解之缘。诺和诺德选择

了中国,而我也选择了诺和诺德。

第二章跨国公司的布局

——一个举世瞩目项目的诞生,诺和诺德(中国)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落户天津开发区,中国进入了人(基因工程)胰岛

素时代

第三章战略性选址

——我们离繁华越来越远,离白菜地越来越近。

第四章安森州KnudAunstrup是位学者型领导

——诺和诺德(中国)的奠基人安森州(KnudAunstrup),我们都叫他“老先生”

第五章跨国公司的品牌

——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家

第六章跨国公司的中国制造

——跨国公司的高技术加上中国工厂的低成本,就等于面

向全球的中国制造

第七章跨国公司的研发与知识产权

——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第八章跨国公司的工会主席

——我当上了工会主席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主管部门的关系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与中国各

级主管部门打交道

第十章跨国公司与行业协会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十一章跨国公司的新战略

——公司的分立与燃料乙醇的一把火

第十二章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诺维信通过公司责任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最值得大书的一笔

第十三章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我的角色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调整

内部权力结构只是时间问题,有些公司已经这么做了

跋让管理用实践说话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