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口镇历史沿革
口镇原称土子口或吐子口,清末改为吐丝口,简称口子镇。位于莱城以北13公里,大部为北乡垂阳保,少部属镇里、王神、白龙及南乡辛兴、西乡山口保所辖。民国初年称第二区。 1941 年春,划为镇里、白龙和山口区。白龙区属莱东(博莱)县,镇里、山口区属莱芜(北)县。 1945 年,称口镇区。 1951 年 3 月改称第二区。1953 年 5 月,口镇升级为区级,由县直辖。 1955 年 10 月,第二区改为港里区。 1957 年,口镇并入港里区。 1958 年改为口镇乡。同年 10 月,改称口镇公社,辖口镇、港里、林马、陈林、山口、水河管理区。 1960 年 4 月,原羊里公社的陶镇管理区划入,辖 7 个管理区。 1984 年 4 月,改为口镇办事处,辖口镇、陈林、青山、下水河、陶镇、王家楼乡, 54 个行政村, 68 个自然村。 1985 年 10月,改称口镇镇,简称口镇,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1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411亩,人口6.02万人。2004年被莱芜市委列为综合试点镇,是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3年前,曾为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区位优势
从宏观区位看,口镇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又正好位于山东省的地理中心,临近济南、青岛等经济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从中微观区位看,口镇南接莱芜中心城区,北临济南,具有直接接受中心城市辐射、融入省城经济圈的有利条件。 济(南)-青(岛)高速公路(南线)和莱(芜)-明(水)路贯穿其中,莱芜到济南只需 40 分钟,到青岛只需两小时,国道、省道、莱城大道四通八达这些都为口镇的发展提供更多难得的新机遇,成为口镇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口镇规划发展的基本格局为“依山面城,南居北工”,其规划结构采用“一环、两带,两片、多组团”布局模式。口镇镇区的规划格局是以镇区为中心,以对外通道为依托,以乡村公路为纽带,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空间结构形态。
人文地理
口镇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基础教育实力雄厚,扎实有力,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都有省级重点学校,还有山东省重点高中——莱芜二中,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极大贡献,口镇民情淳厚质朴、可亲可敬,口镇人民诚实勤劳、勤奋努力、热情好客。
口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既无酷暑,亦无寒冬,境内有来自雪野水库下游和发源于上水河恩波泉的支流,一起注入汇河(嬴汶河),其中大冶水库是口镇最大水库,莱芜市第二大水库。
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各有分布,有明姑山、金牛山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口镇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和多种蔬菜、果品,尤其以出产姜、大蒜、大红袍花椒享誉全国。
开发区建设
口镇自古就有重商传统,是著名的冶铁“铸造之乡”, 有着厚重的工业基础 其中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是莱芜市口镇的支柱企业。2006.年 6月,莱城工业区在口镇经济园区基础上发展起来,莱城工业区为山东省省级开发区,紧邻济莱青高速,接轨济南城市群经济圈、被列为莱芜市市四个重要功能区之一,工业区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规划控制面积150平方公里,核心区85平方公里,即30平方公里的北部产业区、10平方公里的行政生活区和45平方公里的南部产业区。北部产业区的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以汽车配件、橡胶轮胎、精细化工、印刷四大产业为主;南部产业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特别是引进行业中的总部类、龙头型、核心部件类企业及研发中心,南部产业区已初步规划了1000亩左右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工业园,逐步形成生物研发、市场销售、产品加工一条龙的生物制药产业群;规划了2000亩左右的浙商工业园,已初步签订了四个项目的投资意向;规划了1000亩左右的汽车制造及配套园和1000亩左右的高档物流园。目前,已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1个,其中北部产业区6个,南部产业区5个,总投资达22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后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加以推进。
文化旅游、美食
吐丝口战役烈士纪念碑 有陈毅元帅领导的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十大战役之一,而吐丝口战役是莱芜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吐丝口是华东野战军围歼国民党新编36师的地方,现有莱芜吐丝口战役烈士纪念碑。在莱芜战役中的吐丝口战斗中斩获两万多,此役歼敌数在我军参战各部队中名列第一。吐丝口战役纪念碑于2002年10月1日建成,坐落在莱城区口镇政府驻地东2华里处的橡皮坝西侧,占地20.48亩。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松柏交翠,景色宜人。
孔子观礼处碑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札出使齐国,返回途中长子亡,葬于嬴博之间,孔子前往观看葬礼。明代穆宗隆庆二年莱芜县知事傅国璧于口镇东南立“孔子观礼处”碑,正楷阴刻,字迹清晰,笔力雄健。
口镇香肠,又叫南肠,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是山东名吃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增进食欲,健胃理气等功能和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其主要原料是莱芜猪之瘦肉和小肠,其佐料为砂仁、八角、边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种,外加优质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其中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优质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其余品牌的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口镇方火烧口镇方火烧乃是一方名吃,长相如其名,方形的,硬硬的,特有嚼头,即使没菜也能吃两个。那时相当的可口,使用死面做的,刚出炉的防火烧尤为好吃,真乃一方美味啊!而且方火烧有一绝配——热豆腐,一般吃方火烧都要配着热豆腐的,热豆腐也是刚做出来不经过加工,有一些酱来蘸着吃,真的可口,来口镇一定记得多吃两个。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口镇口镇位于泾阳县北部。东接蒋路乡,南连兴隆镇、云阳镇,西临白王镇,北靠嵯峨山和淳化县接壤。总面积48.9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2.47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口镇主导产业有奶畜、蔬菜、果品和建材等。2002年全镇奶牛、奶山羊存栏分别达到1738头和13000只。蔬菜生产历史悠久,大蒜等特色菜享誉省内外,大棚菜面积达110亩,蔬菜总面积2700亩;果林业以桃、枣等杂果和花椒等经济林为主,面积2800余亩。建材产业依托沿山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形成采石、破石等企业群。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5元。口镇机构设置为四个办公室,分别是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税办公室
区号:0910
邮编:713704
【管辖范围】
官道村 药树村 长街村 东曹村 口镇村 郭垣村 古道村 吊庄村 捻渠村 寺底村 申雷村 新建村 苜廖村 西何村 东何村 山底村
口镇相关词条
泾阳县 口镇口镇中学郑植 郑植图片大地原点泾阳县口镇咸阳郑植 官道村
(创建详情:找创建者郑植,王朝上点击姓名即可,以下并非泾阳县口镇资料,本资料由郑植于2009年6月28日贡献)
泾阳口镇玉龙灵山寺-药王庙泾阳口镇玉龙灵山寺-药王庙,原名铸鼎寺。2008年县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寺进行了考察,并宣布该寺可以正式进行宗教活动。
目前该寺有大典一座,殿内供奉药师佛、长寿佛、玉皇大帝,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地母娘娘等圣象。僧房2年,厨房一间,并有旧窑洞若干间。
高僧意平师父2007年至2009年住该寺,正名法界的名字当是--玉龙灵山寺。现住高僧释印灵师父一人。
泾阳口镇玉龙灵山寺,位于西安通往淳化、旬邑的省道上,交通便利。
每农历月2月11-13 是该寺的庙会。2008年10月份,湖北刘居士发心敬请佛像,西安张居士等随缘发心,为该寺请回了三圣像: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2009年农历2月11-13庙会上(3月7-9日),为新迎请的举行了开光仪式。
该寺欢迎十方有缘人,结缘佛经、佛像善书,以及参与庄严佛殿建庙,惠泽六道众生、功德无量。
现(主持):释印灵
地址:陕西省泾阳县口镇西街山坡上
通信地址:陕西省咸阳泾阳县口镇西街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