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三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何为陈氏三量

齐量三件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铜,一八五七年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吴大澄《愙斋集古录》等书著录,上海博物馆编印有《齐量》一册。现在子禾子釜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陈纯釜和左关铜藏于上海博物馆。子禾子即田和子。依据铭文可以看到齐国量器制造和管理制度,实测容量可知田齐的釜相当于别国的斛,田齐的铜相当于别国的斗。

《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民人痛疾而或懊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春秋晚期的齐国,“公量”与“家量”并存,公量小,家量大。陈氏(见《史论.田敬仲完世家》)在夺取了齐国的政权之后,便开始对旧齐量制进行改革,把容积单位由四进位改为五进位,并制发了标准器,以期量制日趋统一。“子禾子铜釜”、“陈纯铜釜”、“左关铜”就是这一史实的物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