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信息

书 名: 班主任兵法
作者:万玮
出版社: 华东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561767757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 元
内容简介《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
图书目录序言让反思成为习惯/薛农基
修订版序言
自序
上编实践篇
下编理论篇
后记
……
2.图书信息

作者:万玮著
ISBN:10位[753543603X]13位[9787535436030]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2.00元
内容提要 万玮,全国三大名班主任之一,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是其继《班主任兵法》后又一部给众多教师和家长以无尽启发和思索的教育类励志书籍。
作者以日记体方式,纪录了一个特殊的初三班级短短28天的28堂奇妙的课程。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作者采用和学生一起背书的方式共同成长、共同促进。在背书的过程中,作者尝试了多种教育方法,诸如诚信动员、设置背书纪录、分组竞赛、绕口令、写日记、倒计时、勇气、恒心训练、善的培养、赏识教育等等。其中充满了紧张、乐趣和悬念与感动,富含教育的智慧。
28天,28堂奇妙的课,凝聚了作者十几载教学经验和智慧,让学生受益一生,更给万千处于茫然之中的教师和家长开了一剂良方,提供了一把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孩子的“金钥匙”,极具实战经验。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坏孩子,只有不懂方法的不称职的老师和家长。这就是作者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教育励志胜经系列超级畅销书《班主任兵法》的姊妹篇。
全国三大名班主任之一,实战教育专家万玮现身说法,篇篇实用,招招良方,告诉你——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万玮,新生代实战派教育专家,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浦东新区社会事业系统十大杰出青年,被誉为全国三大名班主任之一。2004年出版《班主任兵法》,该书旋即登上全国各地畅销书排行榜,在广大教师和家长中引起强烈哄动,被称为“教育励志胜经”,现任上海民办平和学校校长助理。 目录 前言
和学生一起背书
亲其师,信其道
启动马达
巧法甚于蛮力
培养勇气
赏识有度
美的教育
口头批评,书面鼓励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附录
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
旁观者
态度与能力
后记
书摘和学生一起背书
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都非常感兴趣,笑容显现在他们的脸上。与学生共同背书,可以说是我的杀手锏了,一方面,我这个老师的参与能使他们对背书这项活动产生更多兴趣;另一方面,我亲身体验,可以体察民情,了解其中甘苦,便于及时作出调整;同时,我和他们一起背书也会对学生产生一种真真切切的压力。
亲其师,信其道
走在路上,我就提醒自己,即使是调皮的学生,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太过刚硬的办法并非最佳。我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讲一个新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不是整顿班级面貌,不是处理问题学生,不是马上显露政绩,而是想办法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尽可能地培养师生情感,让他们接受你,喜欢你,尊重你,爱戴你。学生都很服你了,你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唉,这么精辟的道理,我怎么自己就忘了呢?
启动马达
一部分学生,就像这种老式的拖拉机头一样,没人启动,他根本无法自己启动起来。尽管,启动的时候,可能非常吃力,至少从我的观察角度而言,似乎如此。可是,一旦发动了,也就省力了,只要有油,它会一直转下去。
巧法甚于蛮力
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注意方法,不可使用蛮力。
培养勇气
我说,勇气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塞万提斯曾经说过,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失去了一部分的东西,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失去了大多数的东西,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所有。
赏识有度
赏识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人其实很有能力,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压抑了,而且还极度不自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做改变,这个循环就是封闭的,死路一条。所以赏识教育对于这样的信心不足的实力严重被低估的人是有效的。可是,我们平和学校的学生,其通病是自视甚高,一个个养尊处优惯了,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这样的人,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棒子先把他们打回原形再说。
善的教育
但是,让学生评教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那就是管理严格的老师会觉得很吃亏,因为部分学生会借此发泄不满。这种情况的确是普遍存在的。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在举行学生评教活动之前,是否在学生中做了足够多的善的教育?我们有没有教会学生学会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善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反之,如果只是一味求真的话,结果反而不美。
口头批评,书面鼓励
我是很少在日记里批评学生的,日记是一种深度交流的方式,平时有一些不容易用口头表达的话语可以通过批改日记的方式写下来。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