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Central Commiss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中华民国时期设立的文物管理机构。1928年成立,隶属于大学院。1929年 3月,大学院制结束后,改隶教育部。首任主任委员为张继。会址原设上海,1928年设立北平分会、江苏分会、浙江分会等下属机构。1929年迁至北平团城。

1932年 6月1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的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工作内容和具体组织方法,并规定了人员编制及所司职责。确认该会按照《古物保存法》行使古物保管职权 1935年11月 9日,立法院修正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将其改属于内政部,规定由内政部常务次长任主席,并设常务委员 4人,负责事务处理。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自1928年成立以后,进行了多项有关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的调查,发表了多种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报告,并且办理了美人安得思在蒙古私采古物案、□商盗卖山西天龙山北齐石刻案、山西浑源出土大批古铜器案、私卖安徽寿县出土楚王鼎案、私卖甘肃定西出土莽权、莽衡案等等。1935年 5月,该会编辑出版了《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汇报》一册。抗日战争开始后,该会工作即告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