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克卿,常志等著
ISBN:10位[7500448481]13位[975750044848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6.00元
内容提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于2l世纪初。这两个理论,所形成的大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都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但是,国家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也有区别,甚至有些重大的区别。主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候,国际局势更加动荡,分化更加剧烈,两极世界格局不复存在,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间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来看,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取向的确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改变,影响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使我们社会的结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利益矛盾更加突出。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国内实践条件,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候,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具体讲仍有重大的区别。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时代问题,需要对国际局势进行科判断,对国内发展变化进行科学认识,对党自身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这个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时代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等方面都具有了新的特点。它不是在个别问题、个别方面对邓小平理论做了新的阐发,而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对两个重大理论问题,从实质意义上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新阐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境界。
目录导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与体系结构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第一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一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树立起来的优良传统
(二)邓小平把“解放思想”视为“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二江泽民: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一)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由来
(一)“老祖宗”的思考和探索
(二)邓小平的判断: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二“初始阶段论”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若干具体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
第三章“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要务论的创立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思想来源
(二)“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二“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四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五章“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六章“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七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八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章绐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十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第十一章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十三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第十四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十五章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六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