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内科副主任,国家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美国德州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客座副教授,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肿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的临床工作及抗癌药物的基础、临床研究。近来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肠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及研究。2002年前往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工作,2005年回国。在美国3年期间,一直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胃肠肿瘤内科医生及淋巴瘤科的医生共同进行临床工作,参与制定病人的治疗策略,参与多学科病例讨论(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参与临床试验研究。在临床工作的同时,也从事了抗癌靶点药物的开发及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回国后,继续从事肿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的临床工作及如何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消化道肿瘤、淋巴瘤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负责执笔撰写中国版《NCCN结肠癌临床指导原则》和《NCCN直肠癌临床指导原则》临床共识及参与制定中国版《NCCN胃癌临床指导原则》,负责、参与了多项国际及国内抗肿瘤新药(细胞毒性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

【学术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CSCO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化疗学组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

2.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瑞华,男,1963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系铁道运输专业毕业,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瑞华同志1978年~1982年在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专业学习,1984年~1987年在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系学习、获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学习,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运输、铁路建筑与运营管理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评为教授,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委员、上海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学报》编委。

徐瑞华教授是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设施与营运管理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运输组织现代化、运输系统仿真、计算机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运用等方向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研究国家“863”计划、上海市及铁道部等单位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第三届詹天佑青年奖”、上海市教委第五届曙光学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