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半岛
(马来语:Semenanjung Tanah Melayu{{#switch:ms )
Malay Peninsula
【简介】亦称克拉半岛(Kra Peninsula)。
东南亚一狭长半岛。南北长约1,127公里(700哩),最宽处322公里(200哩)。半岛上的巴来海角(Cape Balai)是亚洲大陆最南端。半岛北接大陆,西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和麻六甲海峡,南为新加坡海峡,东濒泰国湾、南海。中央山脉纵贯半岛,最高点大汉山(Mount Tahan)海拔2,187公尺(7,175呎)。西部河流短,近海处大面积淤泥沉积,通航受阻。东部河流较长,上游坡降平缓。马来半岛包括泰国的西南部、马来西亚的西部和新加坡。古代有「金色半岛」之称,历来为大陆与马来群岛间经济和文化联系的纽带。
【位置】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向南延伸部分,起自克拉地峡。又称马六甲半岛。西临安达曼海,西南隔马六甲海峡与苏门答腊岛相望.缅甸的最南部位于半岛的西北,中部及东北属于泰国的南部,余下的南部又称西马来西亚或马来西亚半岛。环绕半岛的水体从东北起,按顺时针顺序分别为:暹罗湾、南中国海(与文莱相对)、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对)、马六甲海峡(与苏门答腊相对)及安达曼海。
【地理】亦称克拉半岛。东南亚一狭长半岛。南北长约1,127公里,最宽处322公里。半岛上的巴来海角是亚洲大陆最南端。半岛北接大陆,西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和麻六甲海峡,南为新加坡海峡,东濒泰国湾、南海。中央山脉纵贯半岛,最高点大汉山海拔2,187公尺。西部河流短,近海处大面积淤泥沉积,通航受阻。东部河流较长,上游坡降平缓。马来半岛包括泰国的西南部、马来西亚的西部和新加坡。古代有「金色半岛」之称,历来为大陆与马来群岛间经济和文化联系的纽带。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向南延伸部分,起自克拉地峡。又称马六甲半岛。西临安达曼海,西南隔马六甲海峡与苏门答腊岛相望.缅甸的最南部位于半岛的西北,中部及东北属于泰国的南部,余下的南部又称西马来西亚或马来西亚半岛。环绕半岛的水体从东北起,按顺时针顺序分别为:暹罗湾、南中国海(与文莱相对)、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对)、马六甲海峡(与苏门答腊相对)及安达曼海。长约1100千米,最宽处约320千米。面积约23.7万平方千米。分属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主要是丘陵
【历史】在托勒密的地图上,马来半岛被称为“黄金半岛”,马六甲海峡则为Sinus Sabaricus。历史上最古老的马来王国在公元10世纪时发展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吉打州的龙牙犀角国及布秧谷,霹雳州的木歪及Gangga Negara,以及吉兰丹州的盘盘。伊斯兰教在14世纪传至登加楼州。15世纪初,拜里米苏拉创立马六甲王朝(满剌加)但马六甲王朝的繁荣却迎来了葡萄牙在1511年的入侵。之后荷兰与英国相继以马六甲为殖民中心,并控制马六甲海峡。法兰西斯·莱特在1786年开拓并发展槟城为军事及商业中心。但很快的槟城就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1819年开拓的新加坡取代。1824年,英国在《英荷条约》签订后从荷兰手中获得马六甲。1826年,英国设立了归驻在加尔各答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所管辖的海峡殖民地,并渐渐的在马来半岛扩展影响力。初期的海峡殖民地包括槟城、新加坡及马六甲。1867年,设于伦敦的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同时,许多马来州属的统治者为了解决州内的纷争而向英殖民者求助。在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的十年内,一些马来半岛西海岸的马来州属也同时被英殖民者控制。海峡殖民地的商人都希望英国政府介入马来半岛产锡州属的内政。华侨党派的纷争及内战使英政府采取了有利于商人的炮舰外交。1874年的邦咯条约最终导致英殖民者的权力扩张。在20世纪之前,由彭亨、雪兰莪、霹雳及森美兰州组成的马来联邦(非马来亚联邦)为英总督们所管辖。这些总督听令于驻在新加坡的最高专员兼海峡殖民地总督。最高专员则直接向伦敦的殖民厅报告。其他的马来半岛的州属被称为马来属邦。虽然他们不直接属于英殖民者,但州内都驻有英国参政司。四个北部州属: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及登加楼曾经被泰国统治。英属北婆罗洲(现为沙巴州)曾被苏禄王朝统治,英籍的布洛克家族则管辖拥有大片森林的砂拉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的统治及战后马来亚共产党的叛乱促使越来越多人支持马来亚的独立。战后英国政府成立马来亚联邦的计划招来了强烈的抗议。马来族群要求一个更有利于他们的制度,并且强力反对新加坡的加入。同时他们也不允许双重国籍制度,因为这将使不少的移民族群持有马来亚及祖国的国籍。马来半岛最终在1957年8月31日成为独立的马来亚联合邦。这个新的国家并不包括新加坡。一个名为马来西亚的联邦国家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她纳入了马来亚联合邦,英属新加坡,北婆罗州(改称沙巴)及砂拉越州(后两者处在婆罗洲上)。汶莱苏丹者虽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后因为石油利益纠纷而放弃。马来西亚在独立初期所面对的危机包括印度尼西亚欲占有马来西亚的意图,新加坡在1965年的退出及1969年5月13日种族冲突(史称五一三事件)。菲律宾也曾在这时期声称拥有沙巴州的主权因汶莱苏丹在1704年把其东北的领地让给苏禄苏丹。这个问题尚未全面解决。1969年之后,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推展的意在增强土著在经济领域控制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遭到其他族群的反对。至此以后,马来西亚维持种族政治的均衡并发展其独特的有利于马来民族(称bumiputra “土著”)及中庸伊斯兰教的经济及政治制度。1970年,马来西亚宣布实施为期廿年的新经济政策,其目的是要消除贫穷,重组社会,以拉近贫富的鸿沟。但这项政策所实行的固打制,也使到非马来人社会非常不满。1972年,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改变了外交政策,开始和共产国家接触,并致力使东南亚成为和平、自由及中立的区域。1974年,敦拉萨访问中国,两国的邦交自此一直密切发展至今。1970年代,马来西亚开始其工业化计划。新经济政策廿年的成果,已经使到马来人的经济地位大大提升。1991年,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医生宣布推行为期三十年的2020宏愿计划,致力使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在1971年直2000年期间从一个原料出产国转换成一个新兴的多元工业经济。经济成长主要依赖制成品出口,尤其是电子制品。目前马来西亚共有十三个州,两个联邦直辖区。其首都为吉隆坡,是其中一个联邦直辖区。马来西亚由马来亚、沙捞越、沙巴三个部分组成。后两个部分在加里曼丹岛。加里曼丹岛被英国与荷兰分割。北部属于英国,称为马来西亚的组成部分;南部属于荷兰,称为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组成部分。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原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包括马来半岛河加里曼丹岛的北部。这些土地上的土著是马来人以及马来人的分支。宋朝开始,尤其是明朝,大量中国人移民到南洋,主要分布在现在的马来半岛河加里曼丹岛一带。到了近代。甚至有中国人在加里曼丹岛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家(兰芳共和国)。马来半岛的中国人超过一半,加里曼丹岛的中国人呢也超过了四分之一。
【分属国家】半岛上有马来西亚、泰国、缅甸3个国家:缅甸的最南部位于半岛的西北,中部及东北属于泰国的南部,余下的南部又称西马来西亚或马来亚半岛
城市
①吉隆坡,马来西亚动力澎湃的首都,大家都爱简称为KL。她年轻、中庸、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城市。吉隆玻是马来西亚联合王国的首都,联邦直辖区,最大工业中心。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海岸的中心地带,巴生河及支流鹅麦河汇流处,面积达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人口120万(1989)。
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广布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资源】矿产
矿产以锡、钙、铁为主。
农产
农产有橡胶、椰子、菠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