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工科技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前身是合肥市科技业余进修学院。1980年合肥市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开展继续教育,建立了安徽合肥职工科技大学。1983年始用现名并于1984年经教育部审定备案,简称合肥职工科大。
合肥职工科大从最初的"一无校舍、二缺资金、三无设备"起步,走过了一条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在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省电大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合肥电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置办设备,有声有色地开展起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合肥地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广泛影响,集工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成人高校;同期,合肥职工科大也发展成为一所师资雄厚、特色鲜明,兼有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实用美术等学科多种专业的成人高校。
1993年7月,合肥职工科大与合肥电大合并,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合并以后的新学校在资源聚合、优势互补的格局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荣获合肥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合肥市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7月,合肥市委决定学校归口市人事局管理,增挂合肥行政学院校牌。
学校本部坐落在合肥市中心街区的阜南路上,东临古风悠长的逍遥津公园,西接贯穿市区的荣事达大道。
学校现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和工程师18人,此外常年外聘讲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100余人。
合肥职工科技大学本部有两幢教学楼和一幢教学办公综合楼(部分楼层),建筑面积20,7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3,400平方米。2000年以来,学校大力进行计算机和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建立了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建成双向视频交互系统和3套卫星信号接收系统,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教室和多功能会议室合计14个,为推行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朝着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前进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职工大学的学历教育以及各种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培训是学校的基本任务。学校一贯坚持以此为前提,借助合肥地区的教育和科研优势,结合自身逐步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办学,拓展服务社会的空间,更好地适应大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现有十一个部门:四个教学业务部门 教务处、继续教育处、远程教育处和培训处;一个教学和管理的技术保障部门 教育技术处;另外六个部门是办公室、总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和团委六个部门。
教务处主管学校(合肥电大和合肥职工科大)自身的高等学历教育。其成人教育有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层次,有业余、半脱产和全脱产三种形式;普通教育有全日制的电大普通专科班。
其他教学业务部门以及教育技术处管理的教育项目主要包括:1.附属成人中专教育;2.以合肥行政学院开展面向公务员等党政干部的培训;3.作为合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相关培训; 4.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校和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学校开展应试培训;5.司法、会计、经济等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应试培训; 6.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7.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中心举办相关学历教育;8.分别与兰州大学、安徽财贸学院等院校合作,协办高等(专升本和专科)函授教育;9.分别与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合作,协办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含硕士学位课程进修);10.与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合作,协办现代远程教育。学校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招生委员会,统筹全校的教学和招生工作。
合肥职工科大在改革开放的初潮涌动之际应运而生;二十多年来,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雄壮步伐开拓前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注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同时,着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通过与知名高校的长期合作,积累了进行高等函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教职工整体素质和学校全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和职工大学的学历教育为主体,各项事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先进的实验、实习条件,充分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突出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国家考试和进行实际锻练。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党建以及就业指导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努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和实际工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勇于面对竞争,敢于接受挑战。迄今,合肥职工科大已培养了一万余名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完成了数万人次对专业技术人员、党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和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等各类培训工作;同时,还有近一千五百名专升本和专科的函授学生在该校(函授站)学成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