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丫鬟作者:李永斌
市场价:¥24.80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219063378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第一丫鬟》是一部反映晚清及民国晋商家庭生活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灵儿便是整个故事之中的灵魂人物,她像一条无形的金线,活跃在故事之中,将所有人物的活动贯穿起来。
故事开篇叙述了那段残酷的历史背景下枫叶飘零的环境,从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到义和团与皇室卫队的厮杀,从灵儿的流落晋乡到她走进晋商大院,在岳家大院错落有致,亭台楼阁、水榭花池相互掩映,雕梁画栋、粉饰彩绘精妙迷人的岳府院落之中,灵儿开始了她人生中一种不同与皇宫的精彩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她经历着一个少女从情窦初开到干练从容的人生转变,也切身体会着这人世间的情与爱的欣喜与悲伤,缠绵与苦痛。
作者简介李永斌,笔名三月,山西人,当过工人、机关干部,后在商海沉浮,又到报社工作。热爱山西文化,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晋商文化,多有心得。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主要作品发表于省内报刊和网络。2005年9月开始创作反映晋商文化的长篇小说《第一丫鬟》,深受山西文化界推崇,亦为网友喜爱。2007年12月该作签约于北京逍遥堂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者担任四十集同名电视剧编剧。
编辑推荐晚清至民国年间,家国剧变、民生疾苦、商业凋敝。一个从皇宫流落到晋商岳家大院的丫鬟,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干和悟性,不辞辛劳,走西口、进京城、下南方,一步步成为大院女主人和绝顶商人,使岳家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立于不倒:她身后也留下了一个个谜团……官路匪路商帮路路路皆通富人穷人一股人人人为友。
一部家国剧变的风云史,一个由皇宫丫鬟蜕变为绝顶晋商的典型成长故事;一台揭秘晋商成功之道的商业大戏!
由小说改编的四十编同名电视连续剧正火热筹拍中。
目录第一章流落民间
第二章大院深深
第三章教堂之动劫
第四章大院女人
第五章后院起火
第六章年关劫案
第七章旧主老奴
第八章与匪为友
第九章元宵认母
第十章神秘侍卫
第十一章包头事变
第十二章首出西口
第十三章一梦定缘
第十四章云冈秘会
第十五章大同风波
第十六章风云难测
第十七章义结金兰
第十八章为情私奔
第十九章街头义举
第二十章入主大院
第二十一章舅甥相认
第二十二章两案谜情
第二十三章京城之行
第二十四章乱世艰难
第二十五章忠难之姻
第二十六章家国剧变
第二十七章落叶飘零
……
序言一个春日的下午,我认识了本书作者李永斌。他中等个儿,目光灼烁,清瘦瘦的,充满活力。谈话间他从挎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书稿,说让我看看。我读后的第一感觉,这部作品虽不完全臻美,但题材新颖,颇有亮点,值得修改。后经作者潜心打磨,几易其稿,现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了。确是一件幸事。
在当今喧哗骚动、乱花迷眼的文坛上,李永斌的《第一丫鬟》以其特有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魅力,独放异彩。
第一,小说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小说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故事性。古今中外的好小说好作品,大多是因为这些小说描写了动人故事而流传后世的。《第一丫鬟》中的丫鬟是谁,她是谁的丫鬟,她在干什么,她的性格命运又将会怎样……悬念连连迭现,疑团扑朔迷离,紧紧吸引着读者,去关注人物的行踪。西太后赐给灵儿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是小说发展的一个焦点。围绕灵儿和夜明珠,作品较为集中地描写了清代末期四十年间的世态沧桑、国力衰微、民族命运遭遇巨大变迁,波澜壮阔的社会景象,流贯其中。
其次,小说描写晋商,不落俗套。晋商是儒商,商道即人道,作品中除岳家外,又写到了祁县乔家、平遥李家、太谷曹家、榆次常家等商家,但作者的立足点不是写他们彼此间的尔虞我诈、恩怨仇杀,而是写晋商的大度大气,写晋商的经营之道,恪守信用,以诚为本,岳家和常家后人捐弃前嫌,合力经营,共谋发展。这种经营之道,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十分可贵有益的,作者避免了以往同类题材小说和影视作品过多渲染商战商机中物欲及其拜金主义的倾向。
文摘1949年冬,太原郊区小店村。
一个独居八年、双目失明一年多的老太太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站,临终时,她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睡枕捐献给了前来看望她的村干部。
老太太双目滚出了一串孤独的泪,她走了。安排完她的后事,细心的工作人员才打开了外三层、里三层,缝的结结实实、看似很普通的睡枕,这时,一颗晶莹发亮的珠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经文物专家鉴定,此圆珠并非普通的珠宝,而是一颗罕见的夜明珠,她之前的主人应该是清末慈禧皇太后。
传说中慈禧有两颗夜明珠,一颗随她所葬,后被军阀孙殿英所盗;那么这一颗究竟是孙殿英盗出的那一颗,还是不被人知的另一颗?这在当时成了不解之谜。
这颗夜明珠究竟如何落入老太太之手,她的真实身份又是何人?她在小店村独居八年,没有人知道她之前的情况。人们说,太原解放前一位国民党军官不时来看望她,还说那位军官对她很尊重。
按其推断,她应该有过尊贵的身份。
那位军官已随阎锡山到了台湾,知道的线索因此而中断。
这位老太太究竟有着何等不凡之身,人们猜测甚多,多少年来迷雾重重。三十多年后,原受中共派遣到台湾的岳致方辗转回到大陆寻亲,这才揭开了尘封多年的夜明珠背后的故事。
1900年。
清澈的汾河流了多年悄悄地断了,旱灾降临到太行山。春来已久,大地仍是荒芜一片。
庚子年春,原山东巡抚毓贤带着十几名担任卫队的义和团成员就任山西巡抚。在毓贤的支持下,义和团运动在三晋大地如火如荼地爆发了。省府的东夹巷教堂、大北门教堂以及一些教会医院、教会学校先后被焚烧,城内的外国传教士则被毓贤以保护安全为借口,全部监禁于猪头巷客馆。不久,慈禧太后密电各地督抚杀绝洋人,大部分拥有正常思维并能真正从大局出发的督抚都抵制了这个乱命,有的省甚至派兵护送洋人避难。全国数十名督抚中,唯一执行了慈禧太后密电的,就是山西巡抚毓贤。他将四十四名外国传教士、十七名中国教徒以及从寿阳押来的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七口全部带到巡抚衙门西辕门前,在百姓的围观之下逐一杀害,行将就戮的妇孺哀号之声惨不忍闻。教民们被杀后,枭首示众,剖心弃尸,备极残酷。
山西中部灵石县,义和团也在城内奉毓贤之命散发传单、设坛拜神、杀戮教民。教民们纷纷躲入教堂避难,然而仍有数百名包括妇孺老弱在内的教民惨遭屠杀。原馨宜泉东家常明坤全家五口遇难。
百姓在恐慌中度日。
日月轮换,枫叶红了,似乎要唤醒这沉睡的山疙梁,陡峭的石缝中一株
……
每个女人 都活在时代里
2008-12-15来源:当代女报
故事从1900年开始,八国联军入侵,慈禧狼狈出逃,慈禧的贴身丫鬟灵儿紧要关头和她对换衣衫,引开刺客。灵儿落入市井,历尽千辛回到老家山西,进入一家庄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字号生涯。
大时代 小人物
她聪慧可人,面相娇美,凭着一股子灵气和韧劲一路从小少奶奶做到了字号的大掌门,她一生命运多舛,劫难无处不在,惟有一个信念,绝不放弃。
清末年代应了混乱的荒凉,乱世出英雄成了定理,只是英雄泛滥,不成体统,侠士豪客从江湖走进了小说,瞬间又从结尾步向了尾声。英雄的出处没人问津,英雄的作为没人唏嘘,突然闯进了一群小人物,嘻哈穷酸中惹尽大众眼。他们太平凡,平凡的正如你能轻易成为的人,他们太市井,市井的正如你每天都能看到的人,他们太有故事,一颦一笑都是戏码。多大的时代,就有多小的人物,相辅相成,这是戏剧,亦是生活。
《第一丫鬟》将这个时代放在清末的山西,以晋商文化为背景,将生意融入到江湖,一个算盘便了了故事的清淡。晋商以诚信为本,利益为旨,他们结合了山西的地域风土、人情世故,儒家治商,不动声色,这是十足的大智慧,里面藏着满满的人生。
时代总会被终结,但人物却因小而被铭记。
一个女人 一部史诗
李永斌这次的故事由一个女人引出全部线索,丫鬟的角色给了她人间百味的混搭色调,80个主要人物中以女人为重心,好像一部民国的《红楼梦》,大观园改成了大字号,穿着清朝的丝绸改成了民国的布褂,女人间的尔虞改成了一群女人和时代的争斗,砖石砌成的大院改成了木楼阶梯环绕的宅子,明朗的气候改成阴霾的冷淡。
女人在时代中扮演了了不起的角色,山西水土养育下的情结在阴柔下彰显力量,嫁接了《乔家大院》里晋商的文化,添加了更多山西民俗民风,一部小说也好,一部影视剧也罢,故事背后更多深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变化。只是用女人的嘴和手更能表现出不同文化下的背景诉求,她们不为人知的世界里有太多没有挖掘的秘密。
百年、千年流过的只是时间,城市蕴藏的只是地界,女人在时间和地界中扮演出彩的角色,笑中藏刀,刀里引剑,谁都是对方的买家,谁都能卖了你的人生。
山西女人骨子里透着隐忍,天生精明,不甘于命运。陕西女人更厚重安静,稳妥规划,没有太多欲望纠缠。城市赋予了女人不同的性格和言语,故事赋予了女人不同的角色和遭遇,时代赋予了女人不同的需求和期望。
《第一丫鬟》就是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20万字的历史只属于女人,史诗般成就她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