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演员刘雪华刘雪华 (LEANNE LIU SHUE HUA)
出生日期:1959年11月12日
祖籍:北京
民族:汉族
血型:O
身高:168 厘米
体重:51 公斤
别名:LAU SHUE WAH
婚姻状况:已婚
配偶:邓育昆
星座:天蝎座
生肖:猪
籍贯:山东临朐
性格:乐天,开朗,喜欢与人开玩笑
特长:国画
嗜好:打麻将
○电影作品1978年《情不自禁》

1979年《通天临记》
1979年《冤家》
1980年《情劫》 饰韩冰雪
1980年《白发魔女传》饰铁珊瑚
1982年《魔界》饰王丽芬
1983年《封神劫》饰香绫
1983年《天蚕变》饰伦婉儿
1983年《花心大少》饰余丽珍
1983年《清宫启示录》饰吕四娘
1983年《武林圣火令》饰静音师太
1983年《杨过与小龙女》饰黄蓉
1984年《布衣神相》(《天蚕变》续集)饰伦婉儿
1984年《男女方程式》
1984年《魔殿屠龙》饰周芷若
1984年《洪拳大师》
○电视作品《幽冥恨》
《呆侠传》
《生死仇》
《圣剑飞鹰》
《神龙毒》
《双龙夺珠》
《暖心》
? 年《傲啸江湖》饰司徒飘飘
1983年《少女慈禧》饰慈禧太后
1985年《笑傲江湖》饰任盈盈
1985年《几度夕阳红》饰李梦竹
1986年《烟雨蒙蒙》饰陆依萍
1987年《庭院深深》饰章含烟
1988年《在水一方》饰杜小双

1989年《海鸥飞处彩云飞》饰杨羽裳、小眉
1989年《六个梦之三朵花》饰章念琦
1990年《六个梦之哑妻》饰方依依
1990年《雪珂》饰雪珂
1991年《青青河边草》饰漱兰
1992年《书剑恩仇录》饰霍青桐
1993年《包青天》之三击鼓 饰秦冰
1993年《包青天》之秋娘 饰秋娘
1994年《新月格格》饰太后
1995年《烟锁重楼》饰夏梦寒
1996年《侬本多情》 饰白萍
1996年《女强人》
1997年《游龙惊凤》又名《虬髯客与红拂女·风尘三侠传》饰 血菩萨
1998年《忠勇小状元》饰太后
1998年《挚爱奇缘》饰何雨桑
2000年《笑傲江湖》饰东方不败
2000年《怀玉公主》饰孝庄太皇太后
2001年《女生向前走》饰蔡美柔

2003年《第八号当铺》饰刘志芳
2003年《神医侠侣》饰吕后
2005年《梦回青河》饰林德贤
2005年《巴黎恋歌》饰贺语桐
2006年《春天后母心》饰 沈琇娥
2006年《屋顶上的绿宝石》饰梁蕊
2006年《假面天使》饰李月枚
2006年《我家不打烊/鲜女宅急配》饰娴淑
2006年《聊斋志异2之粉蝶》饰阳十娘
2007年《还君明珠》饰何绣容
2007年《芸娘》饰沈容
2007年《顺娘》饰慧姨
2007年《胭脂雪》饰辜李氏
2008年《妈妈为我嫁》饰洪母温氏
2008年《爸爸天亮叫我》饰田嫂
2008年《春去春又回》饰余静音
2009年《钻石豪门》饰王采伶
2009年《谁知女人心》开拍中 合作演员:刘恺威、马雅舒等 饰 刘琦
○从影简历其父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对五个子女管教甚严要求子女具有一艺之长,刘雪华学的是国画,她的画充满了浓愈的个人色彩。1978年,刘雪华考进了长城影业公司。她父亲传统观念极深,在好友林楚楚的劝说下才同意小女儿刘雪华进入演艺圈。
台湾电影电视演员,以演“琼瑶片”著称。祖籍山东,出生于北京,5岁随全家到香港,1978年考入香港长城影业公司,不久转入邵氏影业公司,先后拍过《冤家》《情不自禁》《情劫》《魔界》《杨过与小龙女》《清宫启示录》《洪拳大师》《白发魔女》等片。80年代中期,在许多台湾演员流港时,她反流向台湾,首先连续五年演琼瑶的作品,如与秦汉等主演的《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在水一方》《庭院深深》,以及《六个梦》系列:《三朵花》《哑妻》《雪珂》《青青河边草》等;古装戏以36集长篇连续剧《少女慈禧》为代表,此外她主演的功夫片还有《笑傲江湖》以及“神剑飞鹰”系列:《幽冥恨》《呆侠传》《生死仇》《圣剑飞鹰》《神龙毒》等。1987年在台湾举办的民意测验中,她雄居“最受欢迎的艺人”榜首,1988年获得巴黎第一届华语影视片雄狮奖三位女主角之首(其他为米雪和刘晓庆)。她的戏路较宽,文武兼备,具有独特个性和稳健的实力。近年影视作品:《侬本多情》《怀玉公主》《双龙夺珠》《神医侠侣》《屋顶上的绿宝石》《第八号当铺》《春天后母心》《暖心》《胭脂雪》《聊斋志异2之粉蝶》等。
○相关内容23年前琼瑶剧里那个温柔、美丽的刘雪华,如今已是一个50岁“高龄”的前辈。生活中就是一个后妈的刘雪华,在CQTV-影视热播的电视剧《春天后母心》中,就“本色出演”一个战乱年代的后妈。在《侬本多情》里则充分演绎了一个过气女星的无奈和悲哀,让人揪心。昨日,刚刚从横店拍完戏回到上海的刘雪华,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电话那头的刘雪华,依然单纯、爽朗、坦白,甚至有点不谙世事——
揭秘事业
豪放:边抽烟边接受采访
在早期的琼瑶片中,归亚蕾、林青霞、林凤娇等女主角统统都是矜持、温柔、不食人间烟火的台湾女孩,惟独香港来的刘雪华是个边抽烟边接受采访、甚至可以大声告诉大家她的爱好是打麻将而不是看书听音乐的另类。
“哈哈!琼瑶姐当时都吓死了。我本来就不是很女性化,我喜欢打牌,喜欢打球和运动,喜欢恶作剧。”刘雪华说,自己是个很不会客套的人,平时根本不会跟人家电话聊天问候,甚至过年也不会主动打电话去问候。“琼瑶姐就说我啊,怎么过年也不打个电话?我也奇怪啊,专门打一个电话去,说完恭喜发财然后说什么呢?”
不过,刘雪华和琼瑶的交情倒是的确很深。“我刚到台湾时住酒店,后来拍她的戏时间久了,她就把自己家的一个空房子给我住。她这种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人,却在我的婚礼上全家出席了,连孙女都来了。我好感动哦。”
单纯:不相信有“潜规则”
刘雪华是极少数不在意自己年龄的女演员,连回答为什么要演后妈,也不是什么“剧本太好”、“角色感人”之类的客套话,而是一句硬邦邦的:“要面对现实嘛。我都47岁了,不演妈妈难道演女儿啊?虽然我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多小孩,也没有生过小孩,但我实际上也是后妈嘛,演《春天后母心》的时候多少也有些生活的体验了。”
令人意外的是,从艺30年,有了足够多的人生经验,刘雪华对演艺圈的许多潜规则却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我进演艺圈的时候家里人也反对,说要陪导演睡陪什么陪什么的,可是我觉得不会啊。你陪了人家,他有这个权力吗?顶多给你多一点镜头。拿钱买角色,这个更不可能。太离谱了。拿几百万捧一个新人,不可能的!花点钱包装一下还可以,但要捧也要人漂亮才行啊,老板又不是傻子,他拍戏的目的还不是赚钱。我不相信这个!”
热心:向琼瑶推荐了范冰冰
熟悉刘雪华的人都知道,她经常会跟圈里的朋友推荐新人,范冰冰就是这样被她幸运相中的。
刘雪华告诉记者,当时在内地拍《女强人》,范冰冰只有一场戏。当时范冰冰坐在片场的楼梯上,一头黑亮的长发一直拖到地上。“我一看,觉得好漂亮的头发哦。然后发现她人也很漂亮,味道很古装,眼睛斜斜的像小狐狸一样。我就上去问她要了电话和照片,还声明我没有恶意,后来我们也没有再来往。她到台湾时,到琼瑶姐家聚会,正好我住琼瑶姐家对面,还让我去,说要谢谢我。我说不用啊,我只是引荐一下,能不能行要看自己了。后来她有了自己的一片天,也是因为努力。我引荐了很多人,能不能用是自己的运气。我又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看到好的就会觉得这个还不错。因为也许也有很多人帮助过我,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对我来说是一句话,但对别人就是一个机会。”
揭秘旧爱情
关于刘德凯:坚决不说他坏话
刘雪华从来不对任何人隐瞒自己的感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到台湾以前有男朋友,然后是张佩华,然后是刘德凯,再然后是我老公。我的每一段感情都很认真,所以我以前的事都告诉我老公知道,不过现在和刘德凯已经没有联系了。”
刘雪华说,爱情没有对错,所以自己从来不会责怪任何人。“和刘德凯谈恋爱几年,分手以后有人说是他不忠,但往深了想,肯定是两个人的感情不够好嘛。这种事情我不会讲,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我站在自己这边看他可能就是‘坏’的,但以他的角度看也许我是‘坏’的。我向他保证过不会在外面讲他的负面,他也担心啊。我还打电话给他的制作人,说我们分开是我们的事,和事业无关。”
刘雪华再三表示,“和刘德凯的事已经过去了,做不成朋友也没有关系。比如我今天有任何困难,我不会想到要他帮忙。我主张分开以后不要互揭伤疤。大家角度不同,全部讲我的角度是不公平的,影迷中大多数认为女方是弱者,这个不公平。我们选择分开是我们的问题,更庆幸的是,我因祸得福。和他分开4年后,我遇到了我老公。”
关于张佩华:分手后还是朋友
在已经分手的前男友中,惟一和刘雪华夫妇保持朋友关系的就是台湾演员张佩华。
“张佩华是台湾人嘛,又是这个圈里的,我们经常碰面,我老公和他也是朋友。如果两个人的分开没有任何遗憾,就可以做朋友。”刘雪华告诉记者,和张佩华交往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几个月,但大家好说好散。因为两人都演过琼瑶的电视剧,两人和琼瑶都是老熟人了。可当琼瑶得知他们分手后,却大吃一惊:“啊?怎么办?我才专门为你们俩写了一个《雪珂》呢。”不过,因为他们仍是朋友,所以还是很敬业地一起完成了《雪珂》。
揭秘生活
爱好:除了老公就是麻将
刘雪华在大陆的生活就是两个字:拍戏。而台湾的生活,除了和老公享受二人世界,就是打麻将。“但是报纸登我打牌的次数,比我实际打牌的次数要多得多。”
“我是喜欢打牌,但不是赌博的那种。”刘雪华说,自己有7个固定的牌搭子,大家一起打了十几年了,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对牌搭子很挑的,又不和陌生人打,加上我又是路痴,所以有牌局的话90%是在我家里打。我们打牌像以棋会友一样,那个时候固定星期三打,如果谁那天没空就休息一天。而且我打的时候很认真的,不管打不打钱,每一把牌我都会很认真。打完了我还会检讨自己哪点没打好。呵呵。”
喜欢打牌的人嫁了个不会打牌的老公,怎么协调呢?“我教他啊。比如说要换沙发了,我就会说那我们两个人打牌吧,你赢了我就同意换。哈哈,不过平时都是输了打屁股、打手心什么的,好玩嘛。”
宠物:非法饲养红毛猩猩
刘雪华的博客上有只叫“丫丫”的印尼红毛猩猩特别惹人注目,可上面的照片却是1998年拍的。刘雪华说,自己偶然在一间宠物店看到丫丫,丫丫一抱上她就不松手,就买了回来养。可后来才知道,丫丫是野生保护动物,自己实际上是在非法饲养。
“它1岁多时去体检,查出来脊椎有问题,是小儿麻痹,而且腿也是瘸的。我养了它10年,10年没进电影院和餐厅,因为它要24小时监护,吃睡都跟我在一起。它打电话、开冰箱都会,每次我们一起出门,它还会自己往它的箱子里装衣服打包行李。后来经常到大陆来拍戏,就给了一个在台湾彰化开训狗场的朋友。等我拍完戏再回去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丫丫被偷了。2年后我才明白过来,它是死了。”刘雪华说,现在自己不养宠物了,因为养宠物是一份责任,自己经常到大陆拍戏,宠物会孤单。
博客:不会打字的“情感教母”
刘雪华的博客名字叫“雪华的私人情感诊疗所”,除了在上面讲讲自己拍的戏以外,很大篇幅被刘雪华的“答读者问”占去了。
“我不会用电脑,只会看一下,然后请工作人员帮我打字。我只是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告诉大家我的理解,能帮的就帮,但要自己去想去面对。”
不过,回复了网友们的若干情感疑问后,刘雪华却没有想过要跟风出本书。“我对明星出书要打个问号。我们年轻的时候,出书是件很难的事。要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可现在,套句我老公的话,‘会讲话就可以出唱片,会写字就可以出书’。如果我要出书,我就要负责,可我没有专业水准,只是生活经历。”
揭秘新爱情
老公:依赖老公很正常
刘雪华说,遇到老公邓育昆是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我本质上是个依赖的人,不敢一个人出去吃东西,不会电脑,不会用数字产品,不认识路,也不会开车。我老公是喜欢照顾别人的人,我刚好就是要人家照顾的人,让我觉得依赖他是很正常的。”两个人生活上的互补是一方面,老公对家人的爱才是真正打动刘雪华的东西。“有次我们在上海,他弟弟过来看他。弟弟不吃饭光喝酒,他就拿着碗追着他弟弟劝他吃饭。当时他五十几岁了,他弟弟也四十几了,两个人在家里为了一碗饭追着跑。当时我就觉得很感动。”
后母:老公的女儿很粘她
在刘雪华的生活中,老公和前妻生的一对儿女是她最好的朋友。刘雪华说,和儿女相处融洽,是因为他们能理解到她的真心和真诚。“他们和我相处特别好,我不是去演一个妈妈,而是以一个朋友去交往。很幸运的是,他们的妈妈爸爸不是因为我分开的,我不是第三者,小孩子就不会把我当成敌人。”
刘雪华说,以前老公的儿女管她叫阿姨,现在已经叫妈妈了。“其实我不是很介意这些,但听到‘妈妈’也很开心。
女儿很粘我,经常会打电话来和她聊天,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候爸爸(指老公)还会吃醋,说我抢了他女儿对他的爱。”
孩子:想要孩子却经常假怀孕
“我那么喜欢小孩子,现在却一个都没有。也许是当年拿过小孩被老天惩罚吧。”刘雪华有些感伤地说。
“刚结婚的时候,我经常假怀孕。那个一不准时,我就会赶紧告诉爸爸我怀孕了。开始的时候爸爸也很高兴,可没过几天就发现原来是假的。再后来,我一说怀孕了,爸爸就说我‘诈和’,哈哈。”刘雪华说,有朋友见她这么想要小孩,就劝她领养一个或者人工授精生一个。可她觉得如果为了圆自己“有个孩子”的梦而去领养,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人工授精太刻意,不是她想要的那种。“小孩子是天意,头两年还觉得生小孩可以慢慢来,但是现在年纪越大就越不可能了,而且我老公都60岁了。哈哈!算了,没有就没有吧。不过也说不定哦,林青霞45岁都可以生一个孩子呢。”
生活趣事
戒烟:
“凭良心讲抽烟不好,我也戒过一次烟。有一回几个好朋友要一起戒烟,就去打针。因为是打膝盖,痛得要命,打完了我就在那儿哭。护士就过来安慰我,说我要吃什么都可以。我就哭着说,我要抽烟。”
手机:
“我手机是假的!回到台湾后从来不开。因为我只会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不会发短信,电话里很多功能也不会用。反正我平时不在剧组就是在酒店,回台湾就肯定是在家里,手机也没什么用。”
冷漠:
“我是最没有好奇心的人,也有人说我很冷漠。我在家不听音乐、不看报纸、不看电视新闻,从来没有买过礼物送人。有年情人节老公一定要礼物,就由他自己去挑好,然后我跟他一起去付钱,交到他手上。去年一个音乐颁奖典礼请我去做颁奖嘉宾,我就奇怪啊,我去干嘛?跟我没有关系呀。”^_^
二.副教授刘雪华刘雪华,1974年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1991年考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1998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伦理学。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与编写多部教材和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研究各级各类项目近10项。
教学领域: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行政伦理学、公共组织理论,主讲课程:《管理心理学》、《组织理论研究》、《现代管理学概论》、《行政伦理学》等。
研究兴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行政伦理学、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非政府组织等。
○研究经历1、中国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吉林大学社科青年基金2000-2001项目负责人
2、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基金2005-2007项目负责人
3、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2004-2007子课题负责人
4、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7项目负责人
5、县级党委执政能力问题研究吉林大学与海林市委合作项目2004-2006子课题负责人
6、吉林省农村行政管理法治化改革研究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5-2007参加人
7、公众参与反腐败有效途径及权力保障问题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1-2003参加人
8、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吉林省政府委托项目 2003-2004参加人
○研究成果专著: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
参编著作与教材:
1、《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公共权力与公共组织论”,载张创新:《行政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现代管理原理”,载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组织心理”,载李靖:《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公共行政伦理”、“公共行政改革”,载麻宝斌:《公共行政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行政伦理理论与实践”,载吉林省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教材《公务员必读》,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文章:
1. 论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构建,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4.7
2. 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载于《长白学刊》,2004.11
3. 政府改革与公共利益的实现,载于《北华大学学报》,2003.12,《新华文摘》2004.3论点摘编
4. 公共行政的哲学视野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塑造,载于《政治学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9
5. 中国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载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6. 公共性与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4.4
7、树立科学行政观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载于《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建设论文集》,2006年版。
学术会议及培训:
1、2001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培训,清华大学
2、2003年,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北京
3、2005年, MPA核心课程《公共管理》教师培训,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4、2005年,MPA核心课程《政治学》教师培训,长春、吉林大学
5、2006年,“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长春,2006,吉林大学
6、2005年,首届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