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思果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有“中国读书人的典范”之誉。本名蔡濯堂(1918年6月10日──2004年6月8日),笔名思果,另有笔名挫堂、方纪谷、蔡思果等,原籍江苏镇江,天主教徒,方济会第三会会士。
【生平概况】小时念过私塾,后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就读。完成初中一年级教育后便辍学,在银行当练习生,开始学习写作。他的中英文修养,全靠自修成功。曾任香港《读者文摘》中文版编辑,工作是修改翻译家的译稿,也因此沉浸在翻译的研究中,磨练出深厚的翻译功夫。并在中文大学翻译中心任研究员,教授高级翻译。
1971年离港赴美,旅居俄亥俄州辛那提市。任计算机公司会计,也曾在关岛工作,任地产公司经理。晚年旅居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1979年获台湾中山文艺奖,1996年获国家文艺奖之翻译奖。
抗战时期开始在江西《正气日报》投稿,胜利后曾在上海《申报》、《宇宙风》发表文章。他的散文天然清畅,近于口语,有《香港之秋》、《私念》、《沈思录》、《思果散文选》、《林居笔话》、《霜叶乍红时》、《晓雾里随笔》、《思果人生小品》、《《河汉集》、《林居笔话》、《橡溪杂拾》、《远山一抹》等十多种。翻译有20多种,包括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与克罗宁的《西泰子来华记》等。他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二书均为深入译道之经验谈。2000年曾出版一本谈保健的书《我82岁非常健康》,其遗作书名是《迷人的唠叨》。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翻译研究》,除了讨论中英翻译,同时谈及中文的“西化”问题,力倡简洁、通畅的中文。思果在引言写道:“谁也不能否认,目前的翻译已经成了另一种文字,虽然勉强可以懂,但绝对不是中文……本书的态度,却是要翻译像中文。凡是中国已有的表达意思的方法、字眼、句法,尽量采用,没有的再想办法。”
2004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绿蒂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