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学院简介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原名为宁波大学基础学院,2008年4月更名为阳明学院,属学校的二级管理性学院,专门负责全校按学科大类培养的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并组织开展学科大类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
阳明学院是宁波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学院以宁波籍的历史名人王阳明的名字“阳明”命名,体现了浙东文化和宁波特色,也意寓着一年级新生的朝气蓬勃。
阳明学院以学校“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规划人生的工作宗旨,通过开展学习指导、营造成长氛围、形成选择机制,为学生拓宽学科基础、增进知识交叉、理性选择专业、科学规划人生提供平台。
目前,阳明学院的学生按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海洋生物技术类、建筑规划类、外语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九个学科大类进行培养,共涉及全校14个学院的59个专业。第一学年,学生在阳明学院学习相关科学大类的课程,第一学期末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转学科大类,第二学期末,根据“志愿+考核”的原则,可在相关学科大类所属的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第二学年及以后,学生在专业所在学院进入专业学习。
阳明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导师工作室等工作机构。
院标院标图案中,枝芽状的Y和打开书本状的M不仅是阳明学院“阳明”两字的拼音缩写,更象征着大一
学生的阳明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象嫩绿的枝芽茁壮成长;标志中以白色线条所勾画的图形又极似一群在宁大白鹭林里展翅飞翔的白鹭,寄愿阳明学子们带着成长的渴望畅游蓝天,飞向成功;明亮活泼、寓意新生的橙色和绿色,代表着阳明学院和阳明学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的精神风貌。院标将书本、白鹭、枝芽、Y+M等概念融汇于线条、字母和颜色之中,表达了对阳明学院和阳明学子的成长寄语,可谓“方寸之间尽显阳明特色”。
工作职能一、教学管理工作职能
阳明学院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各学科性学院的支持下,主要负责面向阳明学院学生的日常教学事务管理,专业分流及指导等教务工作;组织开展学科大类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工作,承担学科导论课程和部分通识课程的管理与建设。教学管理工作履行以下具体职能:
(1)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包括注册、学籍异动(休学、退学、复学、学科大类变更)、专业分流、学生学籍交接;
(2)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开课计划;
(3)负责面向学生的学院日常教学事务管理及各学院的联络与协调;
(4)组织落实并管理建设纳入阳明学院的各学科大类“学科导论”课程和部分通识教育课程;
(5)组织开展学科大类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
(6)负责实施面向阳明学院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7)组织开展学校各有关专业的专业展示周活动,进行专业入门教育。
二、学生管理工作职能
阳明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学校学生发展与服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在各学科性学院的支持下,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工作,承担学院学生的日常管理、指导服务及其学生工作队伍管理等。学生管理工作履行以下具体职能:
(1)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学院新生始业教育、非学业因素评价考评工作、校园文明建设;
(2)负责阳明学院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参与学校新生接待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学生奖学金、荣誉的评定(评选)、申报工作及奖学金、荣誉证书的发放工作,负责学院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年级鉴定工作等;
(3)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做好帮困助学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住宿安排与管理、学生保险等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
(4)负责阳明学院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指导学院分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发展工作,组织开展学院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5)负责阳明学院其他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班导师、班导助理的选配与考核工作,负责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考核等工作。
三、学生学习指导职能
(1)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以及学科大类变更、专业选择的指导;
(2)组织开展系主任论坛和学长讲坛;
(3)开展阳明学院督学工作,对学院学生的相关课程进行听课;
(4)承担面向阳明学院学生的教学政策咨询与解读
王阳明简介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
王阳明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 “理学”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他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才高学邃,在哲学上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开创了著名的“姚江学派”。其“心学”学说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阳明学说在海外、特别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发生过作用,对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影响也很大。
王阳明无论在从政、军旅之中,还是于丁忧居家之时,都不忘兴学、讲学,足迹遍及贵州、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卓有成就的大教育家。
王阳明身为文臣,资兼武略,治军严明,娴于韬略,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明史》称:“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他还主张恩信慰抚,重视战后重建,关注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表现出杰出的治政能力,也是位终身致力于封建时代和谐社会的杰出人物。
1.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这一说法,与当今所强调的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2.致良知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学习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精神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的根本,即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和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仗,只是为了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他认为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这里,他不仅强调了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而且还隐约提出了学习更需创新,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那怕平庸些也是可贵的。一位五百年前的学者有如此的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把良知赋予新时代的特色即为人之潜能,把致理解为人的认识过程,并结合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潜在素质的发挥和得益程度上着眼,遵循以启发、独立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的心理程式,完全可资借鉴。
3.王阳明的施教方法与最优化教学理论相符合
诚然,最优化教学的理论是由巴班斯基比较完整系统地总结出来的,不过,王阳明所倡导的施教方法,也内含着这一理论的精髓。王阳明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可见他不仅承认人的不同年龄段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而且承认在同龄段中的人与人之间,才能与资质也不同。他的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拿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还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者考虑到学生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虽然这种局面在现代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但学生把学习视为负担,厌倦学习的情况比比皆是。王阳明还提倡教学中要动静搭配,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乐习不倦。这些倡导,对我们教学方法的改进颇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