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疥癣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羊疥癣病:该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秋末、春初。发病时,疥癣病一般始发于皮肤柔软且毛短的部位。如嘴唇、口角、鼻面、眼圈及耳根部,逐渐向周围扩散,因主要病变发生头部象似皮肤上洒上一层石灰,老百性称之“石灰头”。发病后,患部被毛脱落,病羊不停啃咬和摩擦患部,烦躁不安,影响正常采食和休息,羊只日渐消瘦。预防措施:每年定期对羊进行药浴,加强检查工作,对发病羊应隔离检查,确实治好后再放入群体内。还要保持圈内卫生,经常用药品进行消毒。治疗上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注射和口服伊维菌素,此药不仅对疥癣病而且对其了的线虫病均有效果,应用时,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0—100微克。二是涂药疗法,适于病羊数量少,患部面积少的情况,可在任何季节,但每次涂药面积不得超过体表的1/3。选用药物克辽林、敌百虫等。三是药浴适用于病羊较多但气候温暖的季节,可选用0.5—1%敌百虫溶液,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或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