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肝片吸虫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多发生于洼地、草滩及沼泽地带放牧的奶牛,以夏季为主要感染季节。

1 症状

依机体内感染虫体数量及牛的年龄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而表现不同症状。犊牛症状较重,甚至发生死亡。成年牛呈慢性经过,表现为消瘦,贫血,体质衰弱和产奶量下降;严重的食欲不振,前胃迟缓,腹泻,剖检可在病死牛的肝胆管中发现肝片形吸虫。

2 防治

(1)硝氯酚,每公斤体重用药3~5毫克,拌入饲料中内服;针剂可按每公斤体重 0.5~1毫克进行深部肌肉注射。肝蛭净,按每公斤体重12毫克内服。

(2)安全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地放牧和饮水,以减少感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