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良,瀛州饶阳人也。累代义居,兄弟虽至四从,皆如同气,尺布斗粟,人无私焉。大业末,天下饥馑,君良妻劝其分析,乃窃取庭树上鸟刍,交置诸巢中,令群鸟斗竞。举家怪之,其妻曰:“方今天下大乱,争斗之秋,禽鸟尚不能相容,况于人乎!”君良从之。
分别后月余,方知其计。中夜,遂揽妻发大呼曰:“此即破家贼耳!”召诸昆弟,哭以告之。是夜弃其妻,更与诸兄弟同居处,情契如初。属盗起,闾里依之为堡者数百家,因名为义成堡。武德七年,深州别驾杨弘业造其第,见有六院,唯一饲,子弟数十人,皆有礼节,咨嗟而去。
译:刘君良,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时代聚居,他的兄弟们虽然多达四从(亲叔伯兄弟关系叫做从,四从表示四代血缘关系),都像亲兄弟一样,一尺布、一斗粟,都不私存。大业(隋炀帝年号)末年,国家发生饥荒,刘君良的妻子劝他分家,就偷偷地取来树上鸟窝的草,交叉放置在众多的鸟窝中,让群鸟发生争斗。全家都感到奇怪,刘君良的妻子说:“现在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战争,鸟类尚且不能相容,更何况人呢!”刘君良就听从了她。
分家后一个多月,才知道了妻子的计谋。半夜,揪住妻子的头发大声说:“这就是败家的贱人!”把兄弟们都召来,哭着告诉他们实情。当天晚上就抛弃了妻子,又和兄弟们住到一起,情谊和从前一样。赶上盗贼群起,乡里依靠他建造了堡垒几百处,并起名叫做义成堡。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深州别驾(官职名)杨弘业到了他家,发现有六座院子,但是只有一个厨房,他的子弟好几十人,都懂礼节,杨弘业非常感叹的离开了。
注释:
①累代:一连几代人
②义居:友好的相处
③四从:四代同堂
④同气:同呼吸
⑤私:私心
⑥大业:隋炀帝年号
⑦末:最后几年
⑧饥馑:灾荒
⑨分析:指分家
⑩雏: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