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湾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神湾镇位于中山市南部,东邻三乡,南接坦洲镇,距珠海市拱北30公里。西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东岸,与珠海市斗门区隔江相望。总面积59平方公里,山、水、平地各占三分之一,境内有磨刀、竹排两岛,户籍人口1.73万多人,非户籍人口1.39万余人,辖外沙、宥南、神溪、海港、竹排5个村民委员会和神湾居民委员会。105国道、365省道、古神公路、西部沿海高速贯穿镇境,距市区20公里,至珠海拱北30公里,辖内有神湾港。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美乡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

全镇为丘陵平地,面积59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民委员会,本地人口近2万,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6千多人。

近几年,神湾镇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农业、饮食娱乐各业兴旺。现有工业企业200多家,有纺织、空调、玩具、制衣、皮革、造纸、纸箱、五金、化工等行业。农业除盛产大米、鱼虾外,"神湾菠萝"早已驰名中外,神湾禾虫、风梨花、温室瓜果等是该镇的特色农业。

神湾镇环境日臻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5国道从旁而过,365省道纵贯全镇,40公里范围内有珠海机场、澳门机场,30公里范围内有九洲港、高栏港、中山港,镇内神湾港更方便客商货物的进出口。随着港珠澳大桥、广珠外地铁路(货运)、广珠城际快轨、京珠与沿海高速公路的连通,古神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神湾镇的区位优势更加重要。

神湾镇可开发土地辽阔,电力充足,自来水充裕,通讯发达,生活设施完善。加上政通人和,治安良好,民风纯朴,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工业概况实施临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传统型工业,形成以纺织服装、金属塑料和玩具制造为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化学制造、化妆品、家具等行业协调发展的轻工业格局。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288家,新增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8.37%;规模以上企业7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3.48亿元,同比增长12.46%。三大支柱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5亿元,占全镇工业的56.92%。新引进工业项目3个,占地面积135亩,竣工1个,在建2个。全年工业总用电量 2.11亿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产出17.19 元,比上年增18.63 %。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完成园区道路6.8公里及两旁绿化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全年申报市技改创新项目4项,实际投资总额3930万元,推进5家企业发展技术中心。实施名牌战略,伟星公司投资总额850万元研发新材料镁合金灯具,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农业概念随着该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市、镇两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异,具有本镇特色的农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镇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项目(基地)包括:

一、神湾缤纷菠萝花场:该场位于神湾镇外沙村,占地面积325亩,全部温棚种植,现有菠萝花、蝴蝶兰等名贵花卉品种80多个,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南韩、日本等国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二、神湾水果种植基地:位于神湾镇神溪村,总面积1100多亩,其中:菠萝600多亩、荔枝、龙眼500多亩,该场是驰名中外的神湾菠萝主产地:每年出产的菠萝、荔枝畅销各地,供不应求,设在镇内的两个菠萝专卖点,每年均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参观、品尝。据统计全镇水果年销售收入在达300至500万元,神湾菠萝在2000年还申办了注册商标,目前正在申办广东省无公农产品认证。

三、信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位于神湾镇竹排村,占地面积400亩,总投资达1500万元,该基地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庄园洒搂、畜牧饲养场和珍稀瓜果种植区,基中:瓜果种植区建有进口温棚面积15亩、国产温棚面积25亩,现种植有各种珍稀瓜果九大类共100多个品种。信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集科研、生产、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地方,该基地生产的无公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各年参加北京、成都、昆明、中山等地的经贸洽谈和博览会中获得各种奖项。近年还获得了中山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山市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度中山市先进科普教育基地和模范集体等称号。该基地年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四、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园:位于神湾镇竹排村,园区总面积120亩,基础设施投达180万元,是目前中山市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方面科技含量最高的园区,全部以高位池模式养殖,排灌机械化,池水可循环再用,每年可养殖4造,年亩产可达2000公斤,亩产值4万元。

五、禾虫护殖地:禾虫是一种高值和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它必须在完全无污染和咸淡水交替的地方才能生存,神湾镇就具有这一优良的水环境,目前全镇护养面积达3700多亩,主要基地位于竹排村。护殖禾虫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年亩纯收入在1000--4000元之间。

近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村土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市、镇两级制定了各项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镇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的主要措施包括:1、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对传统农业项目,如水稻等,实行良种和薄膜补贴。2、为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人文历史神湾镇在南宋时属丰乐乡,明代属谷字都,清代属谷都。民国时期,先属第五区,后属崇正乡。解放后,1949年11月复属第五区,1957年改称神湾乡。1958年改为红星公社,后归并三乡大公社。1963年属深湾公社。1981年从深湾公社分出,设神湾公社,辖外沙、古宥、南镇、大排、芒冲、磨刀、神湾、定溪、竹排9个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改为神湾区公社,原辖的9个生产大队改为9个乡。1986年12月改为神湾镇,乡改为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辖外沙、古宥、南镇、磨刀、芒冲、大排、定溪、渔业队、竹排9个村委会和神湾居委会。2001年起调整合并村委会:神湾、定溪、渔业村委会合并为神溪村委会,古宥、南镇村委会合并为宥南村委会,磨刀、芒冲、大排村委会合并为海港村委会,调整合并后,辖外沙、宥南、海港、神溪、竹排5个村民委员会和神湾居民委员会。

2005年神湾756人分布在世界13个国家,其中,美国178人,哥斯达黎加121人,荷兰4人,澳大利亚16人,马来西亚181人,加拿大59人,新加坡9人,秘鲁17人,英国21人,厄加多尔133人,巴拿马17人,委内瑞拉4人,哥伦比亚5人。香港同胞1734人,澳门同胞3464人,台胞12人。镇委镇政府重视侨联工作,建立侨务联络阵地,及时帮助解决侨胞来信来访或遇到的困难,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1986年—2002年,清退侨房56间,退款431109元。侨胞关心家乡发展,2005年,华侨、港澳台同胞共捐资80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医院、学校、消防等公益事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