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棘球蚴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虫引起的一种羊寄生虫病,人畜共患。

病原寄生虫

细粒棘球蚴呈多种多样的囊泡状,大小可由黄豆粒至西瓜大,囊内充满液体。绵羊是棘球蚴最适宜的宿主,常寄生于羊的肝、肺、脾、肾等器官表面。

症状

轻度感染和感染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的羊,被毛逆立,时常脱毛,肥育不良,肺部感染时有明显的咳嗽;咳后往往卧地,不愿起立。寄生在肝表面时,可能有消化不良等症状。

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疗法。患棘球蚴病畜的脏器一律进行深埋或烧毁,以防被犬或其他肉食兽吃入;做好饲料、饮水及圈舍的清洁卫生工作,防止犬粪污染。驱除犬的绦虫,要求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驱虫药用氢溴酸槟榔碱时,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4毫克,绝食12-18小时后口服;也可选用吡喹酮,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口服。服药后,犬应拴留1昼夜,并将所排出的粪便及垫草等全部烧毁或深埋处理,以防病原扩散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