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林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北安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北安林场位于延寿县西北部,场址距延寿县城35公里,隶属于延寿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4′—128°9′,北纬45°8′—45°36′。林场东与胜利林场相邻,西与尚志黑龙宫林场相接,南靠黄玉林场,北与宾县青阳林场相连。行政区域属青川乡境内。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地形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缓,平均坡度10度—20度,最大坡度36度,最高山峰为双鸭山,海拔884.7米,平均海拔400米。

水系:为松花江支流水系,最大河流为松花江一级支流蚂蚁河,二级支流有西柳树河,小型水库2座。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多雨,早霜在十月上旬,晚霜终于五月上旬,结冻在十月中旬,解冻期在四月下旬,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35℃,年平均气温2.6℃,年积温2550℃,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土壤: 3个类型土壤,暗棕壤、白浆土和草甸土,以暗棕壤为主。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植被是以阔叶混交林及人工营造的落叶松、樟子松纯林、红松、云杉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柞、桦、杨、椴、榆、色、水、胡、黄等,灌木和藤本植物主要有五味子、猕猴桃、山葡萄、刺五加、毛榛子、平榛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铃兰等。其中,中草药有人参、党参、五味子、百合、细辛、刺五加、黄芪、柴胡等;食用菌类有猴头蘑、元蘑、榛蘑、木耳等;山野菜有蕨菜、猴腿、广东菜、刺嫩牙、薇菜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马鹿、狍子、黑熊、野猪、狐狸、狼、野兔等;鸟类有山鸡、野鸭、飞龙、鹌鹑、猫头鹰、山鹰等。

社会经济情况

林场现有职工186人,其中干部 24人,技术人员3人。设有木材加工厂、卫生所、多种经营基地。固定资产112万元。年产值200万元,利润 6万元。施业区内有1乡1镇、21个行政村、65个自然屯。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林场经营总面积1773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6218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2051公顷,疏林地面积544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1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91公顷,苗圃1公顷,无林地814公顷,非林业用地1516公顷。

林分类型: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9994公顷,蓄积101728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83.7%和87.2%。主要林分类型有软阔混交林面积4253公顷,蓄积40793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40.4%和40.1%;硬阔混交林251公顷,蓄积2094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2.4%和2.1%;珍贵硬阔混交林452公顷,蓄积3039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4.3%和3%;此外,还有少量的椴树、红松等林分类型。人工林面积2057公顷,蓄积14994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16.3%和12.8%。落叶松纯林1873公顷,蓄积1355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91.2%和90.4%;樟子松纯林168公顷,蓄积139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8.2%和9.3%;红松纯林12公顷,蓄积3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0.6%和0.3%。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1277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8.7%。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75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8%;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501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9%。区划商品林344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3%。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始建于1960年,当时,施业区面积15236公顷。1975年,石城林场划归北安林场,1980年将部分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划给社队集体,散生林区于1993年划归地方局,1998年又划归北安林场。经过40多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20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5000立方米;完成次生林抚育7732公顷;累计人工造林成林2644公顷;每年培育造林成苗100万株。

木材加工厂年生产木材2000立方米。

林蛙养殖基地2处,第三产业基地1处,工艺品厂1处,果树基地1处,森林公园1处。

林场现有车辆2台,办公电脑4台,场区、家属区供电、供水、闭路电视、电话等设施齐全。

发展方向

一是在分类经营区划界定的基础上,以生态林、商品林建设为重点,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发展上加大投入(如山野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种植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加强对私营企业、产业的扶持。

发展项目

把森林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建设石城山森林公园。

林场场长:徐晶

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林场位于牡丹江市区北侧,隶属于牡丹江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30′—129°41′,北纬44°36′-44°44′。东北与海林县柴河林场接壤,西北与牡市三道关林场为邻,东起牡丹江岸与青梅林场隔江相望,西与牡丹江军马场为邻,南至牡丹江市区。行政区属牡丹江市。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东坡。地形属低山丘陵,南部受牡丹江干流冲击,地势平坦,中北部为低山丘陵且起伏较大,高差在120米左右,陡峭山坡较多,平均坡度17度,区内最低海拔227.1米,最高海拔629.5米。全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大砬子沟、四道沟、碾子沟、羊草沟、三道岭子、新丰等6个沟系组成。

水系:属松花江水系牡丹江支流。有2条小河金龙溪和银龙溪,在牡丹江市区汇合,流入牡丹江。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冬季漫长,多西北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525—55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600毫米左右。初霜期在九月中旬,晚霜期在5月上旬,生长期125—130天,年平均气温2℃,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34℃,年积温2300℃。

土壤:以暗棕壤为主,沟谷处有少量的沼泽土和草甸土,平均土层厚度30厘米,黑土层厚度12厘米。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张广才岭植物亚区,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杨树、柞树、黑桦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羊胡草、三棱苔草、万年草、大小叶章、铃兰等。其中,中草药有黄芪、刺五加、枸杞子、五味子等;山野菜有蕨菜、薇菜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等;菌类有榛蘑、榆黄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鼬、狐狸、野兔、山鸡、野猪、狍子、飞龙、林蛙等。

社会经济状况

现有职工81人,其中干部12人,工程技术人员11人。固定资产50.1万元,年产值44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乡,7个自然屯。有牡——三道公路、牡——大砬子公路、牡——新丰公路,牡——佳铁路沿东北而行,林道网密度5.25米/公顷。场部位于市区。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651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392公顷,非林业用地118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172公顷,无林地1218公顷,苗卜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51510立方米。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2890公顷,蓄积10385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55.9%和29.5%。林分类型为柞林。人工林面积2282公顷,蓄积24766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4.1%和70.5%。主要林分类型有红松194公顷,蓄积43440立方米;落叶松1474公顷,蓄积152270立方米;樟子松614公顷,蓄积5195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总面积5340公顷,占林业用地83.5%。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2425公顷,占林业用地37.9%;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2915公顷,占林业用地44.8%。区划界定商品林总面积1052公顷,占林业用地16.5%。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于1959年建场,建场以来,累计采伐松木杆6880立方米,柞桦木杆5570立方米,累计营造人工林4000公顷,已成林2443公顷。年育苗2公顷,产成苗22万株,品种有营养袋樟子松15万株,杨树、柳树绿化大苗7万株。

木材加工车间面积320平方米,小型加工设备齐全,生产各种锯材、细木工板等。

林粮间作基地50公顷,果树中间作豆科植物。养牛100头,养羊150只。年产食用菌(榆黄蘑)2.5万公斤。建有初具规模的砖厂。饲料加工场1处,加工各种饲料。

林场拥有各种民用、公用建筑1148平方米,安装有电话、有线电视等设施。

发展方向

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全面护林,尽快恢复森林,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山野菜、药材、食用菌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食用菌等项目。

林场场长:胡维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