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腔走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荒腔走板huāng qiāng zǒu bǎn

--------------------------------------------------------------------------------------------------------------------------

【荒腔】:亦作黄腔、黄调或凉调;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习惯上专指略低于调门的变音。大部分都是由于演员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如声带变异、耳音不准等。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板】: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走板】:也称丢板;戏曲行话。 演员行腔时,节奏不稳,或快或慢,与乐队奏出的板眼脱节。

---------------------------------------------------------------------------------------------------------------------------

【荒腔走板】

直义为: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不和板眼。 比喻说话离题或举动超出适当尺度。

引伸义:.比喻言行不符合规矩、偏离公认的准则。

(贬义词) 常用于徇私舞弊中。

【荒腔走板】也做【离弦走板】,是源自于离弦走板于现代产生的一个词汇。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若单喉独唱,非音律长短而不谐,则腔调矜持而走板。”

《天雨花》第二一回:“曲中走板他能听,步下差池他会睁。”

老舍 《赵子曰》第十四:“‘ 老武 !腔调有走板的没有?’ 赵子曰 听了这段美术论,心中高兴极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