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学科的进展与前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刘西拉著

ISBN:10位[7112095492]13位[978711209549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价:¥22.00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作者近年来针对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所发表的一些重要报告和文章的汇编,其中包括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综述,以及在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与耐久性、结构倒塌与结构鲁棒性、土木工程知以系统与信息、工程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还包括作者对当前土木工程研究和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和建议。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的广大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这本论文集收录了刘西拉博士近十年来在结构工程学科领域方面的一些重要论文和报告,其形式和他在1997年出版的《结构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展望》一书相同。书中包括了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以及在一些重要学术会议、杂志刊物上所发表的令人鼓舞的报告和文章。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的广大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刘西拉,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获美国PUTDUE大学博士学位。

刘西拉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土木工程中的知识系统。1985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结构科研奖(Raymondc.Reese奖),被誉为美国土木工程界有突出贡献者,是荣获此奖的第一个中国学者。1988~1993年负责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取得大量国际水平的成果。1994~2000年被国家科委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该项目被专家们评为优秀。此外,还负责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结构工程学科发展战略”(1991)和“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9)的起草。2004年任中国科协“2020年的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研究”主报告的第一起草人。2006年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聘为《2006年土木工程学科进展研究及发展报告》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

目录第一部分学科发展综述

1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综合报告

第二部分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与耐久性

2必须提高我国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平

3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

4沿着结构“生命周期”的探索

5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研究

6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的基础研究

7我国工程结构耐久性问题面临的处境和难点

第三部分结构倒塌与结构鲁棒性

8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后的反思

9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分析的最新进展

10突发事件中结构易损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部分土木工程知识系统与信息

11对土木工程中发展知识系统的反思

12土木工程中的信息可靠性

13结合我国设计实践提高CAD信息利用和集成技术

第五部分土木工程教育

14工程教育:开放、机动的定位视点

15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l世纪的工程教育

16关于混凝土结构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六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其他

17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18对工程加固改造行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简介

书摘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