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德铺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毓德铺简介毓德铺镇位于汉寿县境南部,属丘陵山区。东抵龙潭桥乡,西接太子庙镇,北隔撇洪河与大南湖相望。全镇区域面积4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3.4公顷,养殖水面807.9公顷,林地面积1799.7公顷。辖毓德铺1个居委会,东仓铺、李家冲、南洋咀、长巷、太坪、桂花、毛家冲、冷铺山、清水塘、荷花、花墙、泥湾、永固、乔家湾、周家咀、相公山16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893人,其中集镇人口2371人。

解放初,毓德铺属太德乡,为第三区人民政府驻地,1951年7月更属第十区。1956年6月撤区建毓德铺乡。1958年10月,三和、崔家桥,毓德铺乡合并,成立崔家桥公社。1961年3月建毓德铺人民公社。1984年2月恢复建制,6月撤乡建镇。

毓德铺北滨南湖,外接沅水,清同治年间即为县境重要集镇,集市贸易闻名遐迩。民国时期,县南诸乡的山货,南湖的水产,益阳的竹木,南县、华容的粮棉,多运此外集散,舟揖往来,商贾云集,是省内驰名的农产品初级市场。抗战期间,县城屡遭日军轰炸,此地偏安一隅,外地商贾聚集,市井繁华,素有“小南京”之称。

境内冷铺山是县内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汉寿县委以创办“新民农场”的名义,在此建立秘密活动据点,县委机关驻此2年有余。1939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秘书兼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在农场举办为期一周的党员骨干训练班,将中共汉寿县委改组为县工委。1982年5月,帅孟奇到毓德铺视察,捐款5000元资助教育,并提议将毓德铺中学改为“新民中学”,以示纪念。

毓德铺系平岗区,南高北低,山冲湖汊交错,主产稻谷、油菜、茶叶、花木各特种水产等。解放前,这里“水旱两忧,十年九不收”。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开挖崔家桥至南湖人工河,建水库,塘坝421处,总蓄水量420.8万立方米,开挖排灌干渠16条50公里,兴建电力排灌站18台,装机27台,总装机容量1319千瓦,2004年引进国家土地平整项目,把红心垸3000多亩,低湖田全部改成高产良田。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全镇共加高拓宽镇村公路11条,53公里,硬化镇村公路38公里,新建桥梁3处,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行政区划毓德铺镇下辖村:

东仓铺

李家冲村

南洋咀村

长巷村

太坪村

桂花村

毛家冲村

冷铺山村

清水塘村

荷花村

花墙村

泥湾村

永固村

乔家湾村

周家咀村

相公山村

人口数据毓德铺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4645

7600

7045

家庭户户数

4051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386

家庭户男

7436

家庭户女

6950

0-14岁(总)

3361

0-14岁男

1741

0-14岁女

1620

15-64岁(总)

10017

15-64岁男

5275

15-64岁女

4742

65岁及以上(总)

1267

65岁及以上男

584

65岁及以上女

68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4492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