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和林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位于牡丹江市南部,场址距市区25公里,隶属于牡丹江市林业局国有林场管理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27′33″-129°43′49″,北纬44°22′39″-44°27′18″。东邻牡丹江市东村林场,西面是温春果树场,南与宁安市江东林场接壤,北与兴隆镇小团村相连。行政区域属温村镇境内。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地形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坡度较缓,大部分坡度在5°-23°之间,海拔高度250-650米。

水系:为牡丹江干流水系,水源充足。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较短、温暖而多雨,早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2.5-3.5℃之间,年有效积温2400-2600℃,无霜期115-125天,极端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36℃。年降雨量550-575毫米。

土壤:有2个土类,以暗棕壤为主,总面积4910公顷,有少量白浆土,面积30公顷,A层厚度10-15厘米之间。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天然林相以柞林为主和少量的椴树林,主要树种有柞树、黑桦、椴树、白桦等,人工林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赤松等。亚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有五味子、刺五加、毛榛子、青楷子等。草本植物有苔草、羊胡草等。菌类有元蘑、榛蘑、松蘑、草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野猪、狍子、狐狸、野鸡、飞龙、林蛙、野鸭、蛇、猫头鹰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现有职工44人,其中干部7人,工程技术人员2人。固定资产68万元,年产值70万元,利润2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畜牧场,7个自然屯,社会人口近4000人。所在的温春镇有牡丹江市大型企业之一的牡丹江市水泥集团。施业区内道路纵横,交通方便。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493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482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194公顷,森林总蓄积26712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109公顷,无林地513公顷,苗圃5公顷,非林业用地114公顷。森林覆盖率84.3%。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1254公顷,总蓄积9673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9.9%和36.2%。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树林面积1248公顷,蓄积9609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9.5%和99.3%;椴树林面积6公顷,蓄积64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0.5%和0.7%。人工林面积2940公顷,蓄积17039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0.1%和63.8%,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2118公顷,蓄积12926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72%和75.9%;红松纯林面积250公顷,蓄积708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8.5%和4.1%;樟子松纯林面积572公顷,蓄积3405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19.5%和20%。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387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3%。其中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7.3%;区划界定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304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3%。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94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7%。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59年,40多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3万立方米,平均年生产木材750立方米,累计更新造林2940公顷,年更新造林60公顷,幼林抚育160公顷,整地60公顷。

林场与牡丹江市水泥集团联营开采泥岩矿,年获纯利7万元,租赁木材加工车间、白土厂、林蛙养殖场、药材种植等,年收租赁费1.2万元。

林场有各类砖木结构公用、民用建筑3352平方米,有各种车辆4台,风力灭火机7台,对讲机1台,有闭路电视、电话等设施。

发展方向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三是建设集森林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度假村,带动林场经济的发展。

发展项目

建牡丹江市最大的标准化国营苗圃,占地20公顷,可培育各种造林用苗、绿化用苗。

林场场长:谭栋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