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林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域

青山林场位于林口县东北部。场址距县城38公里,隶属于林口县林业局,林场东北与虎山林场毗邻,东南与鸡西市林业局大同沟林场、红伟林场接壤,行政区域跨亚河乡、古城镇、奎山乡3个乡镇。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东坡,地形以浅山区丘陵地貌为主,施业区内坡度较缓,大部分坡度在11º-25º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峰同沟大岭微波站海拔639米,平均海拔320米。

水系:施业区内最大的河流为乌斯浑河的上游亚河,此河在施业区内有2个分支,一是从虎山林场境内流入亚河的支流丘皮河,另一支是从虎山经二龙流入亚河的支流,2个分支在青山处汇合,向西经亚河乡流入乌斯浑河汇入牡丹江。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短促、温暖而多雨,早春少雨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早霜9月中旬,晚霜5月中旬。年平均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39℃,年≥10℃积温2500℃,年降雨量600-8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土壤:有3个土壤类型,以暗棕壤为主,总面积12,844公顷,谷地草甸土和沼泽土只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共有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A层厚度在10-20厘米之间,面积11916公顷;原始暗棕壤主要分布于陡坡上部,面积仅113公顷;草甸暗棕壤零星分布于缓坡下部排风不良地带,面积815公顷。

植被:属长白山植被区系,林相以人工林为主,仅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林相是以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为主的针叶纯林,主要地被物以苔草、地榆、铃兰、蚊子草、舞鹤草等为主,其中菌类有榛蘑等10多种,中草药有黄芪等数10种。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野猪、林蛙、狍子、狐狸、山鸡、飞龙等。

社会经济情况

林场现有职工335人,其中离退休77人,在职职工258人。在职职工中干部21人,工程技术人员11人。有子第小学1所,教师8名。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蛙养殖基地、多种经营基地、育苗基地。固定资产846万元,年产值260万元,利润97万元。施业区内有3个乡镇、26个自然村屯,社会人口近20000人。林场场部所在地青山是亚河乡中心地带,有省直煤矿青山矿、粮库、铁路及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经济较为发达,牡佳线铁路、公路贯通施业区西东,交通较发达。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施业区经营总面积13570公顷(其中界外72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177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9407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42383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340公顷,无林地835公顷,苗圃8公顷。非林业用地1798公顷。森林覆被率76.2%。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人工林占的比例最大,面积790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5990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83.9%和84.9%。主要林分类型有日本落叶松17公顷(1941年营造)长白落叶松4544公顷,蓄积220570立方米;红松人工林1931公顷,蓄积77690立方米;樟子松1352公顷,蓄积61500立方米。天然次生林1507公顷,蓄积63930立方米。林木良种繁育基地596公顷。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808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0.2%,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254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9%;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5548公顷,占林业用面积的41.3%。区划商品林总面积534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9.8%。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施业区早在1941年日伪时期就开始有营造林生产活动,现保存1941年营造的日本落叶松255亩。

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40多年的经营,累计生产松木杆15万立方米,年生产松木杆6000立方米,更新造林面积7531公顷,每年育苗4公顷,品种有樟子松、落叶松、水曲柳、云杉、杨树苗以及种子园培育的无性系家系苗和北温带重要针阔叶工业用材树种资源库苗木,如色木、紫椴等14个树种。

有林蛙基地30公顷、越冬水库水面2公顷,大小林蛙20多万只;养牛200头、养羊200只,年创利润20余万元。

种子园:1964年开始营建的青山林场种子园,占地569公顷,是我国东北最大的一处林木种子园,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经近40年的建设,现已有较大的规模和成果,现有人工母树林2424亩,(其中日本落叶松302亩,长白落叶松269亩、樟子松1853亩),初级种子园1062亩(其中长安落叶松491亩、兴安落叶松45亩、日本落叶松60亩、樟子松231亩、红松164亩、水曲柳56亩、云杉15亩),采穗圃32亩,优树收集区775亩(其中水曲柳16亩、长白落叶松360亩、白桦7亩、兴安落叶松90亩、核桃楸27亩、日本落叶松51亩、红松55亩、樟子松112亩、杂种落叶松18亩、山杨7.4亩、云杉28亩)。子代测定林814亩(其中长安落叶松255亩、兴安落叶松28亩、日本落叶松落50亩、樟子松158亩、杂种落叶松322亩),二代园266亩(其中杂种落叶松160亩、长白落叶松60亩),长白落叶松1.5代园28亩,落叶松杂种实生园60亩,落杂交园56亩,云杉15亩,示范林1043亩(其中落叶松916亩,樟子127亩)。与省林业厅种子站共同承担的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北温带重要针阔叶工业用材树种资源库的建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外国专家先后来这里考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先后获林业部科学进步二等奖,省林业厅科学进步一等奖。生产的优质林木良种已在全国19个省市推广应用。

林场拥有三层办公楼1栋,面积967平方米;招待所大楼1栋,面积1020平方米;种子晒台1100平方米;砖瓦结构水暖供热子弟小学630平方米;民用建筑万余平方米。有闭路电视、电脑、电话等设施。

发展方向

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以林蛙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草药等经济作物、食用菌等。三是推广应用林木良种,培育速生优质壮苗,营造速生丰产人工林。

发展项目

扩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与国家林业局及省林业厅签订了三期联合建设合同,主要研究的课题是“林木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研究”;生产优质针阔叶树种杂交子代种子,供应东北各地;利用苇子沟的林蛙养殖基地、林木种子园的自然优势,开发旅游度假村。

林场场长:张金库

2.黑龙江省饶河县青山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林场位于饶河县南部,场址距县城15公里,隶属于饶河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3°53′28″—133°58′05″,北纬46°38′56″—46°44′20″。林场东以乌苏里江主航道与俄罗斯为界,南以小别拉坑河为界与饶河县通河林场接壤,西、北与东方红林业局相邻。行政区域属大通河乡和饶河镇境内。

自然地理状况

山脉:林场地处完达山东北支脉。地形比较平坦,施业区内坡度较缓,大部分坡度在2°—12°之间,最高峰青云山海拔162.3米,平均海拔80米。

水系:施业区内均为乌苏里江支流水系,最大的河流为乌苏里江一级支流的小别拉坑河,此河是林场与饶河县通河林场的分界线。

气候:林场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干燥而严寒,冰冻期为6个月;夏季短促,气候湿润而温热;春季多西北或西南大风;秋季降温急剧,山区常有早霜冻发生。初霜期9月中旬,终霜期为5月中旬。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40℃,年≥10℃积温2000—2100℃。年降水量570—580毫米,无霜期110—120天。

土壤:有2个土类,以暗棕壤为主,面积1831公顷;谷平地泥炭沼泽土只有少量分布,面积323公顷。暗棕壤共有4个类型,即厚层暗棕壤,A层厚度在25厘米左右,面积为1340公顷;薄层暗棕壤,A层厚度在15厘米以下,面积87公顷;石质暗棕壤零星分布于陡坡上部,面积仅7公顷;草甸暗棕壤主要分布于缓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带,面积397公顷。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是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山杨、白桦、柞树、黑桦等,亚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主要有榛子、胡枝子、山槐、刺五加、山梅花、珍珠梅、五味子、葡萄等,草本植物主要有乌苏里苔草、小叶章、唐松草、蕨类等;菌类有元蘑、榛蘑、猴头蘑、木耳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雪兔、狍子、雉鸡、飞龙、鹿、獾、林蛙、狐狸、野鸭等。

社会经济情况

林场现有职工52人,其中干部13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设有木材加工厂、种植业、养殖业等。固定资产37.8万元,年产值20万元,利润0.5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乡、8个自然村屯,社会人口2400人左右。施业区有地方公路、林间便道,交通比较方便。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298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21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80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3公顷,无林地面积299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772公顷。森林总蓄积11644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5%。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1718公顷,总蓄积10437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95.3%和89.6%。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木林面积102公顷,蓄积7810立方米;山杨林面积134公顷,蓄积9570立方米;白桦林面积591公顷,蓄积37860立方米;阔叶混交林面积891公顷,蓄积49130立方米。人工林面积85公顷,蓄积1207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7%和10.4%。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面积69公顷,蓄积12060立方米;针阔混交林1公顷,蓄积1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642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4.2%。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73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3.3%;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90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0.9%。区划商品林总面积570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5.8%。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始建于1965年,原名为饶河县国营苗圃。2001年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后,改名为青山林场。近40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11000立方米,年生产木材300立方米;更新造林85公顷。近年来日本国大量从我国进口木材,为了补偿我国森林资源的损耗,从1999年至2003年,日本企业家每年无偿为林场捐款20万元,五年将捐款100万元,作为林场的造林绿化资金,所造的林木所有权归林场。林场现已完成4年的造林绿化工作,每年20公顷,4年累计完成80公顷。

招商引资开办的木材加工厂2家,主要生产细木工板、家具板材,年利润30万元以上,其中上缴林场2.8万元。

现有农田213公顷,年生产大豆29万公斤;养猪50头,养狗60条,养鱼池4个,养鱼水面30亩。

林场现有各类砖瓦结构建筑400余平方米,各种车辆3台,安装有电脑、电话等设施。

发展方向

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建立森林生态管护区,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实现森林的最大经济效益。。二是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在实施全方位的分片管护经营的同时,大力提倡立体开发林地,即造林、种植、养殖并举,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人参、养殖林蛙等项目。三是饶河县著名的南山风景区位于施业区内,它坐落在饶河镇内,区内矗立着抗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有历史陈列馆,有天然形成的南湖公园,乌苏里江从山角下流过,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依托这一自然优势,在风景区内开展餐饮业、服务业等项目,栽植可供人们观赏的树木和花卉,把南山建成集旅游、观光、度假、纪念于一体的风景区。

发展项目

建木材加工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工生产细木工板。利用饶河县特有的名胜古迹和天然的南湖公园,发展旅游业。

林场场长:孙成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