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 基本情况

沈复兴,男,1945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在北师大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被评为副教授,1992年评为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86-1987年赴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系访问研究,1996-1997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访问研究。曾任北师大数学系副主任、北师大教务长。现任北师大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他以“人师”为最高职业追求,教书育人,一直从事数理逻辑模型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

2.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

本科专业基础课

离散数学,4学时/周, 5届, 500人

数据结构,3+2学时/周, 5届,300人

C++语言,3+2学时/周,3届,300人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数理逻辑,3学时/周,5届,70人

模型论,3学时/周,5届,30人

3.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教改项目

担任教育部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基础教育分会会员,参与研究制定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

参加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参与研究编写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教育部网络协作学习研究2002-2004

使用原版教材进行离散数学双语教学课程改革项目,北京师范大学,2003-2006,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数理逻辑与可计算性理论2005-2006 主持

4. 发表的论著

《信息技术》,中小学教材,沈阳教育出版社,2000,主编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与思考,电化教育2002,第一作者

《信息技术》,中小学教材,共7册,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上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004,主编

《信息技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高中教材,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主编

5. 获奖情况

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 十佳教师称号(学生评)

2003年 北京师范大学 名师称号

2004年 宝钢教学奖优秀教师奖

2004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获奖人

2005年 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获奖人

2005年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钱瑗奖

6. 近五年的科研成果

研究项目

多媒体作业系统(国家重点财政部专项),教育部,2000-2003年,50万,主持人,已完成,评价优秀

教育软件孵化器,北京市专项,2004-2006, 80万元, 主持人

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计算的模型、理论和应用中的新方向》

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6年,三年,子课题主持

“数理逻辑”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一年,主持

发表论文

不定方程解的δ组合基数方法及应用,数学研究与评论,2000,Vol.20(4),第2作者

An Application of Lagrange Inversion , Tamka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amkang University, Taiwan, 2001,Vol 32, No.1, 第2作者

完全二叉树模型中元素的CB秩,数学学报,2005 48卷2期,第2作者

完全二叉树理论的模型及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0(2),177-180,第2作者

p阶拟循环群理论的模型论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7-9,第2作者

p阶拟循环群理论的超稳定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7-9,第2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