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曦和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历经271年沧桑风雨,为长乐县城垣遗址。五峰于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设长乐县,清乾隆二年凭山跨涧兴建曦和、薰风、昭化、镇安四座城门,曦和楼为东城门,为五峰立县标志性建筑。

曦和楼建筑风格尽显土汉文化同宗同源、交汇融合的特色,为宜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曦xī[名]

(1) (形声。从日,羲(xǐ)声。本义:太阳,阳光)

(2) 同本义 [sun]东曦既驾——《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曦月(日月);曦车(曦轩。曦和所驾之车。指太阳);曦景(阳光);曦微(阳光微弱)

(4) 通“羲” [Fu xi]。如:曦和(即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为传说中尧时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曦和楼序

曦和楼序

康乾盛世,国强民富。乾隆二年,置县长乐,傍天池兴城建桥,定四方而设四门,群峰环绕,青山滴翠。今重修曦和楼,此乃合天意、顺民心、乐无极之善举。

兴文塔高耸入云,雄伟壮观;长生洞奇石异景,千姿百态;白溢寨炎夏窟冰,世上罕闻;龙洞水奔流直下,汇入清江;大后河林海浩瀚,山水绝美;柴埠溪峡谷风光,驰名中外。众景点簇拥曦和门,一并妆扮山川秀丽的新五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识之士,走出曦和门,大展雄才:红军老干部胡南卿长征二万五千里,后职任广州市长;中共中央委员、北大学子胡春华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容美田氏后裔田玉科为医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商贾出寨,见识山外大世界,促进民族大融合;壮士从戎,守疆抗敌争奋勇,保家卫国谱长诗。

饥无食,寒无衣,耕无地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幸逢一个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时代。吾不能存唐风宋韵,葆诗馨墨香,做文化传人,但却见土汉儿女广纳高山灵气,用心智默默地弘扬民族精神,感悟文化精粹,丰富人生底蕴,承传时尚与永恒。

政通天人和,古镇不复现,重修曦和楼,旧貌换新颜。

登楼感慨万千,欣然而赋四韵:

仰而望景,五剑腾空。

俯而听泉,天池潺流。

放眼观山,层峦耸翠。

欲登斯楼,世人所求。

附楹联:曦和古楼重逢盛世,东门琼阁再度生辉。

五陵琼阁纳高山灵气,古城门楼采人间万象。

五峰一中 李长华

二0 0八 三月二十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