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尾穴 Jiū wěi(RN15)
〖取穴方法〗人体鸠尾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配三关、足三里穴治呕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鸠尾穴任脉络穴。
〖别名〗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
〖穴义〗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
〖名解〗
(1)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鸠尾。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浮游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行中庭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