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指阁图》是中国清代画家高翔的一副国画作品。这幅画布景不多,也很寻常,意境却见深邃。构图稳重凝炼,竹篱、树、屋和人,组合得非常严谨。画面右边是一座楼阁,楼上悬挂着佛像,像前有供桌。设香炉一件。楼下置一榻。画面从左至右竹篱横斜,直隐于屋后芭蕉丛中。左偏有一柴扉,可通院外。庭前古树五株,三两错落其间。树下两人对语,一年青者似躬身求教,年长者头戴斗笠、手拄木杖,两人絮絮对语。举止闲雅,气氛和谐。
此画既简淡而又秀润。线条行笔折带皴,巧拙互用,有书奏感。用谈墨点染,若谈若疏,既淡而厚,既古拙而又松秀。整个画面,清似水,明如镜,质朴无华,清韵过人。宋代欧阳修曾说:“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试笔》,见《佩文斋书画谱》)《弹指阁》图最成功之处,就是表现了一个“静”字。回家在用笔方面如此闲适自如、毫无剑拔弩张之态。在布景方面极其稳定、均匀。为了表现静态,画家不画鸟雀跳跃纷飞,而仅在树上画一鸟巢,说明这儿人迹少,是鸟雀欢快之地。而树上藤萝垂挂,仿佛景物与时间都凝固了一样。正如诗中所说: “登楼清听市声远,倚槛潜窥鸟梦闲”的意境。以此来反映韶光易逝如弹指声中 《弹指阁》这一主题思想是十分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