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波德企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学分类 :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企鹅目Sphenisciformes

科: 企鹅科 Spheniscidae

属: 环企鹅属 Spheniscus

种: 汉波德企鹅Spheniscus humboldti(Meyen, 1834)

汉波德企鹅是一种分布于南美洲的企鹅,主要在秘鲁和智利沿岸繁殖。汉波德企鹅的名字来自于第一个介绍此物种给西方学界的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

汉波德企鹅是中型的企鹅,成鸟约65-70厘米高。头部呈黑色,有一条白色宽带从眼后过耳朵一直延伸至下颌附近;有的背部带有白色斑点。

汉波德企鹅的保护现状为易危,主要由于过度捕渔导致族群数量下降。现存数量估计在3,300 到 12,000 只之间。

趣闻:

汉波德企鹅是唯一曾在北半球发现的企鹅 (北半球没有企鹅自然分布);2002年夏天,阿拉斯加渔民在阿拉斯加沿海捕获一只汉波德企鹅,距离其原栖地至少有 11,000 公里远。

由于阿拉斯加当地并没有任何动物园饲养汉波德企鹅,生物学家认为该企鹅可能原来是智利或秘鲁渔民的宠物,在该渔船在阿拉斯加捕鱼时逃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