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869~1936)

字毓卿,上海县龙华镇(今属上海市徐汇区)人。父业医,早逝。幼家贫,依母针黹劳作收入供读书,聪明好学。成年后,行医于乡里。有感于乡人子弟入学困难,即租屋于镇西财神殿旁,设塾教书,先有学童20余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颁布钦定学制后,地方士绅欲办新式学堂。吴绍基觉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即时奔走擘划,于光绪三十三年春在鄂王庙(又称岳王庙)内创办龙华镇第一所学校——龙华蒙养小学堂(今龙华第二小学),自任校董兼教职。民国4年(1915年)迁漕河庙,改为公立,并改名漕河泾乡乡立第四国民小学。为让更多儿童入学,次年,吴绍基、吴士英等带头解囊,并将募捐所得,在漕河庙4.5亩公地上,另建新校舍(今龙华第一小学)计楼房1幢,平房15间,共耗银元3600元(其中乡公所拨款800元),同年落成迁入,在校学生由150人增至250人。并因吴绍基精医术,与族人设施药局于校内,为贫民施诊给药.

吴绍基集资办学热心地方公益,乡里推崇,年约30,即被推为镇董;民国初被推选为漕河泾乡议事会议员和漕河泾乡乡佐等职。民国25年病逝入土时,乡人沿途设祭送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