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元代瓷器社会历史文化成因探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奥)宁志超,李佶著

ISBN:10位[7010064679]13位[978701006467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698.00元

内容提要陶瓷艺术在整个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对元代陶瓷社会历史文化成因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发表的所有器物,是笔者花费大半生时间,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了其创制的工艺过程作为发现的前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逐一进行详尽的研究,最后再逐件采用现代物理学中的核物理分析技术为测试手段,利用统计学和系统论相关理论成果,根据新古瓷(属新发现)不可改变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加以认证的。

古陶瓷研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为人类进一步地了解宇宙自然和了解人类本身创造了日益完善的条件,也为瓷器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编辑推荐陶瓷艺术在整个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对元代陶瓷社会历史文化成因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发表的所有器物,是笔者花费大半生时间,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了其创制的工艺过程作为发现的前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逐一进行详尽的研究,最后再逐件采用现代物理学中的核物理分析技术为测试手段,利用统计学和系统论相关理论成果,根据新古瓷(属新发现)不可改变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加以认证的。

目录前言

概述

第一章中国彩瓷的产生和外围诸国的文化氛围

一希腊文化的东传

二印度佛教和犍陀罗艺术的东传

三吐蕃文化与彩瓷

四波斯文化与中华

五西辽王朝文化与中华

六中华文化的西传

七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中心——长安

第二章阿拉伯的崛起和伊斯兰教的创立

第三章佛教石窟艺术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汉文化

一魏国文化

二辽国文化与青花

三辽墓壁画与彩瓷的纹饰

四佛教石窟文化与中国彩瓷和它的纹饰

1.敦煌(莫高窟与榆林)石窟艺术与瓷器

2.佛教美术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

3.帝王与宗教和祭器与供器的发展

第四章佛教东传及其与中国陶瓷的关系概述

一佛教东传情况略说

二从白陶到白瓷

三中国彩瓷是佛教与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四从彩陶到青花和五彩瓷器所走过的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1.从战国时期至秦、汉695年间的陶瓷

2.隋、唐、宋、元时期的陶瓷

第五章物华天宝-元瓷瑰宝

一元瓷瑰宝的形成

二蒙古族白蓝理论与意识形态

三大元王朝的建立和蒙古统治者信仰的改宗

四中、西亚与中国陶瓷烧造技术的相互影响

五制瓷业的发展与汉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意识形态

六佛教造像与青花釉里红

七元瓷瑰宝鲜为人知

第六章元代蒙古人的等级结构与瓷器

一皇帝——最高统治者与诸王

二关于“成吉思汗”的正确解释与诸王封爵和所赐印章

三异姓贵族官僚

四平民、私属与奴隶

1.平民

2.私属

3.奴隶

五元代蒙古人的等级结构特征及其影响

1.蒙古人的等级结梅

2.政治因素在蒙古人等级结构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3.中下层蒙古人的身份地位变动比较频繁

4.蒙古人等级结构的社会影响

六登峰造极的元瓷

1.蒙元时期种族及社会等级结构与元青花瓷

2.登峰造极的元瓷为后世所不及

第七章民初价值观、审美情趣的改变和围绕象耳瓶发生的事情

一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改变

二第一位研究元青花瓷的学者与吴莱熙和元青花云龙象耳瓶的命运

三象耳瓶在英国以“正德”瓶易手的概念

四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的发现

1.元青花瓷从历史而言无仿品

2.早期青花瓷的断代排列

第八章元青花瓷的研究现状

一流行的错误论述

二专家与学术缺失

三中国早期青花瓷造型与纹饰的讨论

四元青花瓷造型的原始雏形

五元瓷中有关藏传佛教内容简析

1.藏传佛教美术与元青花瓷

2.关于对梵文字母和“曼荼罗”的解释

3.关于“大白伞盖”的解释

六元瓷是否有款识

第九章走进科学破译千古之谜

一探索马尾藻海的奥秘

二认识与进步

三指纹是“挤”出来的

1.挤出独一无二的指纹

2.压就千姿百态的植物

四纳兹卡平原的巨大图案

五信息技术解千古之谜

六寻找一代天骄

七古埃及国宝背后神秘故事的启迪

1.戴着阿特夫王冠的奥西里斯

2.打击敌人的拉美西斯二世

八现代科学技术与元青花瓷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图版

书摘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