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概述肝功能异常是指,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可以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代谢异常。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正常。
肝功能异常表现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出现:消化功能障碍,致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肝细胞损害,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可致乏力、易倦、思睡等;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致黄疸;糖代谢障碍,可致血脂含量改变,胆固醇合成及酯化能力降低;脂肪代谢障碍可形成脂肪肝;白蛋白合成障碍,严重时导致腹水、胸水等;维生素类代谢障碍,可致皮肤粗糙、夜盲、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激素代谢异常,可致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蜘蛛痣、肝掌、脸色黝黑等。
肝功能异常治疗建议当乙肝患者出现上述肝功能不正常的表现时,一定要去大型专业医院,及时接受专业治疗,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肝病治疗不同其他疾病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各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重症等是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2、感染寄生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阿米巴)、钩端螺旋体、细菌、病毒均可造成肝脏损害;其中尤以病毒最常见。如:肝包虫病、肝细菌感染、乙肝等,也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3、胆道阻塞,如结石、肿瘤、蛔虫等使胆汁淤积,如时间过长,可因滞留的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成为肝功能的异常的原因。
4、化学药品中毒往往可破坏肝细胞的酶系统,引起代谢障碍,或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功能异常;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对氨柳酸、异烟肼、某些碘胺药物和抗菌素,即使治疗剂量就可以引起少数人的肝脏损害,是最常见的一过性的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这可能与过敏有关,一般停药后几天内肝功能就可以恢复。
5、血液循环障碍,如慢性心力衰竭时,引起肝淤血和缺氧,也是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6、遗传缺陷,有些肝病是由于遗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血色病、囊性纤维化、a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Wilson氏病等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先天性肝脏疾病,都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肝功能异常饮食建议肝功能检查中总胆固醇偏高代表着肝功能出现异常,此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下为肝功能异常时的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比较好。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
2、多吃鱼比较好。
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高胆固醇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不过其作用主要是针对甘油三脂升高,降胆固醇的作用较小(当然,仍然是有用的)。
3、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4、需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在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提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量,保证血管畅通。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虽然并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但有助于减轻胆固醇对血管的危害。
5、多吃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
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饮食中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70%)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