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粒岩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麻粒岩相(granulitie facies)又称二辉石相(two pyroxene facies),是一种高麻粒岩相温区域变质相。大面积出现在早前寒武纪(尤其是太古宙)的深变质地区。它与角闪岩相之间的界线以紫苏辉石开始出现为标志。矿物成分主要为紫苏辉石(或古铜辉石)、透辉石(或次透辉石)、铁镁铝榴石、堇青石、矽线石(或蓝晶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等无水变质矿物,而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水变质矿物较少或不出现。有人根据变质岩中有无角闪石和黑云母,将麻粒岩相分为角闪麻粒岩相(amphibolite granulite facies)和辉石麻粒岩相(pyroxene granulite facies)。不同原岩形成的典型变质矿物组合如下:基性岩为斜长石(An>50)+紫苏辉石+透辉石(±铁镁铝榴石±角闪石);泥质岩石为条纹长石(Ab30~47)+斜长石(An17~58)+铁镁铝榴石+矽线石/蓝晶石+石英(±堇青石±黑云母);泥质石灰岩为方解石+斜长石+透辉石。根据世界各地的研究结果,麻粒岩相的温度一般超过700℃,上限可达900℃以上。压力的变化范围较大,一般为中压(0.6~1吉帕);含堇青石者属于低压(0.4~0.6吉帕);含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但不含紫苏辉石者属于高压(大于1吉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