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改之著
ISBN:10位[781109827X]13位[9787811098273]
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0.00元
内容提要刑事不法与民事不法的区别,是跨越传统法律分类中两种性质相异的法领域。那么,区分两种不的标准是什么?本书从“法认识论上的反思与借鉴”以及“刑法与民法的规范实像”入手,通过对刑民分界之相关学说的标准性考察,认为无论是就内容的全面性,判断基准的合理性,学说的机能性,概念的科学性,还是方法论的委当性以及与刑法谦抑的合致性而言,法益理论,可罚的违法性理论等都不足以担当刑民分界的标准,而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据此我们可以解决我国当前立法与司法中刑民分界的诸多难题。
编辑推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刑事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刑事法治为研究内容的刑法科学也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领域日益扩展,研究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这一大好局面的取得,离不开几代刑法学人的奋斗,其中也包括刑法学博士研究生们的努力。他们风华正茂、思想活跃、勤于探索、刻苦钻研,所撰写的博士论文一般说来选题合理,资料翔实,思路开阔,论证充分,精品迭出,为刑法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于改之,女,1969年12月生,山东聊城人。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1987年至1991年,获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1993年至199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武汉大学(2002年至20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参著《全球化语境中的有组织犯罪》、《中国刑法解释》、《刑法学》等著作;合译《美国版权法》;在《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目前独自承担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各一项。
目录引论
一、缘起:刑民之分产生的疑惑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本文的方法论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刑民分界前思(I):法认识论上的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反思与借鉴的缘由
第二节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的区别
一、概述
二、区别理论
三、理论检讨
四、结论
第三节美国法中刑、民事藐视法庭行为的区别
一、概述
二、区别理论
三、理论检讨
四、结论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刑民分界前思(Ⅱ):刑法与民法的规范实像
第一节概述
一、刑法的特性
二、民法的特性
三、本文的视角
第二节法益保护差异
一、概述
二、刑法的法益保护类型
三、民法的法益保护类型
四、结论
第三节违法性根据差异
一、概述
二、刑事违法的根据
三、民事违法的根据
四、结论
第四节法律责任差异
一、概述
二、刑事责任
三、民事责任
四、结论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刑民分界的标准(I):学说及其标准性评判
第一节分界标准概述
一、违法性的本质
二、犯罪的概念、本质
三、违法相对论质量的区别说
第二节法益侵害说
……
第四章刑民分界的标准(Ⅱ):严重脱逸社会相当理论之提倡
第五章刑民分界标准之贯彻(I):严重脱逸社会相当理论的立法展开
第六章刑民分界标准之贯彻(Ⅱ):严重脱逸社会相当理论的司法适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