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海事局是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安全监督局)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

舶检验局(交通部船舶检验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海事局为交通部直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海事局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并履行交通部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1.组织实施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以及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
2.管理水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监督管理船舶所有人安全生产条件和水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及水上交通违法案件;归口管理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船舶、海上设施检验行业管理以及船舶适航和船舶技术管理;管理船舶及海上设施法定检验、发证工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和验船师资质、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华设立代表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负责中国籍船舶登记、发证、检查和进出港(境)签证;负责外国籍船舶入出境及在我国港口、水域的监督管理;负责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及其他货物的安全监督。
4.船员、引航员适任资格培训、考试、发征管理。审核和监督管理船员、引航员培训机构资质及其质量体系;负责海员证件的管理工作。
5.通航秩序、通航环境。负责禁航区、航道(路)、交通管制区、港外锚地和安全作业区等水域的划定;负责禁航区、航道(路)、交通管制区、锚地和安全作业区等水域的监督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核定船舶靠泊安全条件;核准与通航安全有关的岸线使用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沉船沉物打捞和碍航物清除;管理和发布全国航行警(通)告,办理国际航行警告系统中国国家协调人的工作;审批外国籍船舶临时进入我国非开放水域;负责港口对外开放有关审批工作以及中国便利运输委员会日常工作。
6.障工作。管理沿海航标无线电导航和水上安全通信;管理海区港口航道测绘并组织编印相关航海图书资料;归口管理交通行业测绘工作;组织、协调和指导水上搜寻救助,负责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日常工作。
7.实施国际海事条约;履行“船旗国”及“港口国”监督管理义务,依法维护国家主权;负责有关海事业务国际组织事务和有关国际合作、交流事宜。
8.制全国海事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计划;管理所属单位基本建设、财务、教育、科技、人事、劳动工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船舶港务费、船舶吨税有关管理工作;负责全国海事系统统计和行风建设工作。
注:在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之前,海事局仍继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的名义对外开展执法管理工作。
专题栏目完成IMO《独立评价报告》编写工作广东海事局完成IMO《独立评价报告》编写工作发布单位:部海事局【2005-08-18】
广东海事局根据《STCW78/95公约》的要求和中国海事局的指示精神,通过邀请全国海事系统及航海院校的专家进行材料汇集和研究讨论,于12月5日,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教育、培训、考试、评估和发证质量管理独立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该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海事部门自履行STCW95公约以来,在船员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其中包括船员教育培训、考试和发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资质情况以及五十四个船员教育培训机构和十四个船员考试发证机关的质量体系审核材料。体现了我国自1998年第一次递交履约报告并第一次进入IMO“白名单”后,贯彻实施公约,确保船员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积极态度。[1]IMO接受“船舶废物回收”规范发布单位:部海事局【2005-08-18】
日前,国际海事组织正式接受现有的船舶废物回收工业规范。规范要求船公司必须对所属船舶可能存有潜在毒性物质的设施、仪器及机械设备做好详细记录,以便船舶变更船主时交接备案。规范设计的对象还包括船旗国、废品回收国家以及港口、船厂、租家、保险公司等相关行业。据悉,该规范将在今年10月进一步完善后于2003年正式执行。[2]通过新的《海员身份证件公约》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新的《海员身份证件公约》发布单位:部海事局【2005-06-27】
今年6月份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第185号公约),新公约将取代1958年通过的第108号公约。新公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加严密的海员身份证件(SID)管理体制,防止伪造海员身份证件的行为,保护海员上岸休假和职业旅行的劳动权利。新公约制定了全球统一的证件格式和具体技术参数。防伪技术的新成果将应用到海员身份证件中,使海员身份证件的防伪措施能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以改进。海员身份证件的最主要特征是引入了海员指纹的生物测定信息。由于使用生物测定技术在海运界是个新事物,大会决议敦促国际劳工局长采取措施,与其他组织特别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合作,制定可操作的生物测定国际标准。新公约为了便利海员上岸休假,规定缔约国对持有海员身份证件的海员以上岸休假为目的的入境应免于签证。为了防止将海员身份证件发给不应该得到该证件的人员,新公约要求缔约国建立国家档案数据库,尽快答复其他国家提出的查询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发证程序并受到国际监督,这种程序不仅能覆盖保护证件安全的措施,而且应保护国家数据库中的信息,以保护海员的个人隐私。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国际社会增强了对港口和船舶保安的关注,新的海员身份证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国际合作,核实在港口、机场和船舶上的海员的身份,将为国际反恐保安做出积极贡献。[3]提前5年淘汰单壳油轮发布单位国际海事组织决定提前5年淘汰单壳油轮发布单位:部海事局【2005-06-27】
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官员12月5日透漏,该组织已于本月4日确定加快淘汰单壳油轮的新法令。
国际海事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说,根据新法令,单壳油轮将在2010年全部淘汰,而不是原先规定的2015年。
去年11月,载有7.7万吨燃料油的“威望号”单壳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发生事故,大量燃油外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欧盟已禁止运输重油的单壳油轮在其成员国港口靠岸,并积极主张在全世界淘汰此类油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