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信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目前已知生物信号可分为两大类:化学信号和电信号,这两种信号既不同又相互密切联系。 生物电信号主要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其本质是离子的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

静息电位:神经细胞在不活动时,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如果以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约为???-50~-70mv,称为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当给于细胞一个足够大的去极化剌激时,即可记录到一个持续1~2ms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一个上升相和一个下降相,上升相通常包括两个部份,由-60至-35时上升较缓慢(可用去极化速率v/s表示),此后上升速率骤增,这一转换点称为阈电位(约-35mv)。

局部电位:主要包括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此外,电生理学实验中电剌激产生的电紧张电位,也遵循同样的变化规律。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或者不产生,但一旦发生则竭尽全力, 几乎全部细胞膜皆经历一次由-60至+45mv的变化。比较之下,局部电位的特性截然不同,它是分级的,不传导的,可以相加或相减的,随时间和距离而衰减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