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

新华彝族苗族乡位于云南省临沧凤庆县县境东北部,地跨北纬24°43′~24°59′,东经100°01′~100°12′,乡政府驻新华村迟把村民小组,距县城107公里。东北以黑惠江为界与大理州的南涧彝族自治县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相望,西与鲁史镇为伍,南隔澜沧江与小湾镇毗邻。
地形呈南北长、东西峡,山高谷深,立体气候突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全境为“三山、四凹、七面坡”,最底海拔白腊吾支岔江口983米,最高海拔白腊金堂山2754米。年平均气温14.c,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214天。辖区面积334.83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7886亩,其中水田3128亩、旱地34758亩。土壤以红、黄为主,植被多为云南松等针叶以及栎类、灌木等,林地面积233085亩,森林覆盖率34%。
新华乡主要产业有粮食、烤烟、核桃、畜牧业等,粮食产业以苞谷为主,水稻极少,兼有小麦、蚕豆、豌豆等杂粮。烤烟、核桃、畜牧业是新华的三大经济支柱产业,每一个产业的收入都在近千万元,红花收入也不错。新华乡有彝族、苗族、白族、傈僳族等8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多姿多彩。[1]
农村经济新华乡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核桃、蚕桑等。全乡总耕地面积37902亩,其中水田3070亩,旱地34832亩,家民人均占有耕地1.4亩。粮食总播种面积66289亩,其中大春播种面积32915亩,小春播种面积33374亩。茶园面积1882亩,蚕桑面积145亩,泡核桃面积37002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09万元,粮食总产10342吨,人均占有粮食392公斤。财政收入196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万元。全乡农业、牧业总产315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253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稻谷92.63万公斤,玉米644.47万公斤,蚕豆46.05万公斤,小麦188.46万公斤,其它杂粮38万公斤;茶叶4.65万公斤,泡核桃75.12万公斤。年末生猪存栏29800头,山绵羊存栏29007只,大牲畜存栏17236头(匹),出栏肥猪9801头,肉牛2370头,山绵羊6779只,家禽34850羽。牧业总产值900万元。紧紧抓住全市大干核桃产业的机遇,乡党委、政府继续加大后续产业培植力度,完成5000亩泡核桃种植,24102.3亩铁核桃点墦,使全乡核桃面积达61104.3亩,实现产值901万元。[2]
人口卫生截止2007年11月,全乡有中心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各1所,9个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36人,其中:乡中心医院医护人员12人,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3人,村级从业人员21人。
2006年全乡参合率达91.4%,24105人参与合作医疗,参合资金24.105万元。
年末人口26376人,完成“三术”334例,计划生育率达100%,累计兑现农村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金14.2万元 ,教育奖学金1.38万元,养老扶助金6.6万元。
全乡11个村均属计划生育合格村。计划生育率100%,落实各种计划生育手术334例,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77户,其中0~14岁有74例,“三术”避孕措施及时率92.33%,综合节育率90.33%,无计划外生育。
2006年,共召开由各村名誉会长、会长参加的会员大会11场次,参会人数达2210人次。全年共进行2次合作医疗义诊活动,服务群众1020人次。共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77户超额完成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数1户。[3]
文化教育截止2007年11月,新华乡有新华、瓦屋、砚田三个中心校,学校38所,教职工256人,2007年在校生3633人。其中中学1所,24个班,在校生1202人,教职工70人;小学37所,117个班,在校生2431人,教职工156人,附属幼儿学前班11个班,入学率38.95%。扫除文盲人数50人;全乡有1531名贫困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折资15.2万元。
境内有4所希望小学,分别是省高院捐资的紫微希望小学,烟草公司捐资的金叶希望小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