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命令研制一种15吨的新型坦克。研制人员将一种新型的装甲车装备了37mm或50mm火炮和两门MG34机枪后改装为坦克。海因兹.古德里安为新组建的装甲师装备了大量的该型坦克。
相关历史1936年,第一辆3号原型车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当时50mm 火炮还没有准备好,因此临时用37mm火炮代替,但其炮塔又是为重型火炮设计的。此时,Henschel和Man也提供了他们设计的原型车,在1936年到1937年,他们的样品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其后,也由奔驰公司生产第一型车。Krupp也提交过他设计的车型——MKA,但最终没有投入生产。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后,第一辆3号坦克Ausf A型于1937年五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到1937年底共生产了15辆。15辆中仅有8辆装备了武器,分别装备给第1、第2、第3装甲师,其余未武装的坦克用于进一步测试。1937年,Ausf B型也由奔驰公司生产了15辆。1937年6月,另一种变型车Ausf C投产,到1938年1月末也生产了15辆。同时,Ausf D型也投产了,到1939年,D型车共生产了55辆,其中,30辆D型装备了武器,其余的25辆进一步用于测试。早期的3号坦克(A/B/C/D四型)是作为整个系列的原型,不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它们也仅投入了有限的战斗。少数的D型坦克伴随PzAbt zbV40坦克参加了1940年的丹麦、挪威和1941/42年法国的战斗。 1938年10月,装备了37mm KwK 35/36 L/45火炮的Ausf E型投产。1939年10月,已生产了约100辆E型坦克。1940年开始,E型重新装备了50mm火炮改装为F型。并采用了由Ferdinand Porsche在30年代设计的新的悬挂系统,它成为以后3号坦克的标准。有趣的是美国在1942年通过对英国缴获的F型坦克的仿制品的研究也决定在以后的坦克中采用这一系统,如M18装甲车、M24、M26等。
在这之前,1号坦克不过是德军装甲兵建立初期的一种尝试,虽然因为后续坦克的产量不足而大量参加的二战初期的战斗,但它很快就过时了,更适合训练用途;2号坦克则是一种过渡型号,火力和装甲都显得不足。3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和4号坦克配合作战的。3号装备高速坦克炮,主要用于打击敌方坦克,而4号坦克则配备较大口径的榴弹炮,用于反步兵作战。这也是30年代早期坦克发展的一种潮流思路。
性能参数1940、41年,又改进后生产了G型、H型3号坦克。进一步的研制一直持续到1943、44年间,一些原型车还被改装为推土机使用。早期的F、G型坦克仍然装备37mm火炮,后来都改为了50mm火炮。不过在入侵法国时只有40辆F型坦克装备了50mm火炮。装备50mm火炮的F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4年(在诺曼底的第116装甲师)。H型坦克安装了新式的50mm火炮——KwK 38L/42型,后来,部分H型又改装了KwK 39L/60型50mm火炮。这些型号的车型都装备了更短的底盘。1941年,又生产了装备50mm火炮的J型坦克,并运往北非。当时还企图给3号坦克安装4号坦克的炮塔,不过失败了。在1942年,生产了近200辆J型坦克。
从1943年2月到43年4月,100辆M型坦克被改装为喷火坦克,装备了14mm的火焰喷射器(射程55——60米)。该型坦克原是为用于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作战,但实际上它并未到达它的目的地。该型坦克并不成功,后来,有多数被改装了回去。
1942年投产的N型装备了KwK 40 L/24 75mm主炮,它是最后有长底盘的3号坦克,也是整个3号坦克系列的最后一型。N型坦克被装备到虎式坦克营,以保护虎式坦克遭敌步兵袭击。后来的不少变形车都是以N型坦克改装的。有些人提出3号坦克还有O型车,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
在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的早期,3号坦克还装备了一辆拖车,用于装载汽油以增大行程。从1943年中期开始,3号坦克装备了装甲护裙。在整个战争期间,3号坦克不断的更换新式的装备。生产中的坦克也不断在进行改进。3号坦克是德军第一个装备了坦克内部对讲系统的坦克。后来,所有的坦克都装备了这一系统。而且,在战争中证明,它是十分有效的。
相关资料1939年,在入侵波兰的战役中,只有很少数的3号坦克参战。3号坦克主要是坦克排排长的坐车,是德军第一种真正的主战坦克(中型坦克)。它的设计吸取了许多1号和2号坦克在战争中的教训。在大战的初期,它成为了德军装甲师的主力。3号坦克的生产较慢,在1943年8月停产。它为德军设计生产更大型的坦克——4号坦克奠定了基础,4号坦克的部分部件就是取材于它。3号坦克作为一种很有效的坦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对德军和盟军的坦克设计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号坦克共生产了超过6000辆,其中A——J型(早期)采用了短底盘,而J(后期)——N型采用了长底盘。3号坦克在战争中被广泛的使用,直到1943年底,才被4号坦克完全取代。到1943年,由于新型坦克的出现,3号坦克在战争中不再是那么有效了。许多3号坦克被改装,以做其它用途。
在3号坦克的变形车中,最有趣的是在北非的德军用3号坦克改装的自行火炮,它在H型上装备了一门150mm火炮
战争中,苏联将大量缴获的3号坦克改装为坦克歼击车,如SU76i。不过,最成功的改进还是德军基于3号坦克底盘的坦克歼击车系列,其中部分在芬兰军队中服役到1967年。3号坦克还改装了一些潜水坦克,原准备用于侵略英国时使用。
意义总的说来,3号坦克在战争初期是一种优秀的坦克,它为以后的德军坦克打下了基础,在坦克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性能型号: Ausf H Ausf L/M
重量: 21800kg 22700kg
人员: 5 men 5 men
发动机: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速度: 公路: 40km/h
土路: 20km/h 公路: 40km/h
土路: 20km/h
行程: 公路: 165km
土路: 105km 公路: 155km
土路: 95km
载油量: 320 litres 320 litres
长: 5.52m (with the gun) 6.41m (with the gun)
5.56m (w/o the gun)
宽: 2.95m 2.95m
高: 2.50m 2.50m
武器: 50mm KwK 38 L/42
2 x 7.92mm MG34
(1 x MG - hull)
(1 x MG - coax) 50mm KwK 39 L/60
2 x 7.92mm MG34
(1 x MG - hull)
(1 x MG - coax)
弹药: 50mm - 99 发
7.92mm - 2700 发 50mm - 92 发
7.92mm - 3750 发
装甲: 10-37mm 10-57mm
产量表型号: 生产日期: 产量:
Ausf A 1937 15
Ausf B 1937 15
Ausf C 1937/38 15
Ausf D 1938 30
Ausf E 1938/39 96
Ausf F 1939/40 435
Ausf G 1940/41 600
Ausf H 1940/41 308
Ausf J (早期) 1941/42 1549
Ausf J (后期) 1941/42 1067
Ausf L 1942 653
Ausf M 1942/43 250
Ausf N 1942/43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