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风雨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江干风雨图》是中国清代画家樊圻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纸本水墨设色,纵146厘米,横72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樊圻(1616-1694尚在),清代画家。字会公、洽公,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他与其兄樊沂均以画出名。山水取法董、巨、黄、王和刘松年诸家,用笔工细,皴法细密,风格劲秀清雅,为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之一。

樊圻的山水、人物、花卉,无不极妙。工铎尝题其小景云:“洽公吾不知为谁,此幅全摹赵松雪、赵大年,穆然恬静,若厚德醇儒,敦庞湛疑,无式无恌,灯下睇观,觉小雷、紫溪、白岳一段,忽移于尺幅间矣。”又云:“是古人笔,不是时派。时派即钟谭诗也。”小印模糊,误视会公为洽公,圻后即以洽公行,咸知己也。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作春山策杖图,时年七十九。

《江干风雨图》绘江岸山峦层叠,树木繁茂,随风招展,山麓下树丛间,屋舍庭院错列,江水荡波,渔船往来,道上行人马匹,神形俱足,别有风致,一派江南水村的美景。布局精巧,用笔工整严谨而简练准确,设色明快而绚丽,尽现江南水景风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