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社区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社区发展目标、实现手段以及人力资源的总体部署。具体而言,社区规划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开发与建设,从而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计划。社区规划又称社区设计。

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对于社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相对社会学晚了几十年。我国城市中的住区自1950~1970年代,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形式。在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社区带有明显的单位属性,处于“亚社区”状态⑨,其社区功能是所属单位高度行政化功能的延伸,社区成员间的耦合表现在单位内部、同事之间,而非表现在社区中。因此,社区规划在计划体制下,国家和政府的调控占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与民间力量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社区缺乏应有的社会基础和相应的体制支撑,城市规划中的住区规划也是囿于高度行政化的理念,这是城市规划专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段时期城市规划中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

目前的社区规划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单位制度依然起着稳定社会的作用,人们对政府和单位的依赖有着很大的惯性,但市场的力量已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等。对社区的发展而言,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市场力量成为政府力量之外的新生力量介入社区,居民对居住地的选择不再拘泥于单位福利分房的有限范围对社区的服务及中介机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但直至1990年代中后期,这种变革还不具有较普遍的社会意义。因为在这段时期,住区的建设或更新完善是建立在开发主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表现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