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艾夫曼
职业: 演员
性别: 男
生日: 1953-05-29
星座: 双子座
国家/地区: 美国
代表作
导演
亨利·塞利克 Henry Selick
编剧
蒂姆·波顿 Tim Burton .....(story and characters)
Michael McDowell .....(adaptation)
Caroline Thompson .....(screenplay)
配音演员
丹尼·艾夫曼 Danny Elfman .....Jack Skellington (singing)/Barrel/Clown with the Tear away Face (voice)
Chris Sarandon .....Jack Skellington (voice)
凯瑟琳·欧·哈拉 Catherine O'Hara .....Sally/Shock (voice)
William Hickey .....Dr. Finkelstein (voice)
Glenn Shadix .....Mayor (voice)
Paul Reubens .....Lock (voice)
制作人
蒂姆·波顿 Tim Burton .....producer
Denise Di Novi .....producer (as Denise DiNovi)
丹尼·艾夫曼 Danny Elfman .....associate producer
Kathleen Gavin .....co-producer
Jill Jacobs .....associate producer
Diane Minter Lewis .....associate producer (as Diane Minter)
Philip Lofaro .....associate producer
Jeffrey Katzenberg .....co-producer (uncredited)
影片类型
动画 / 奇幻 / 家庭 / 歌舞
片长
76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级别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Portugal:M/6 Australia:G Chile:TE Sweden:11 UK:PG USA:PG Iceland:L Brazil:Livre Germany:6 Netherlands:AL Iceland:LH Finland:K-10/7
版权所有
MCMXCIII Touchstone Pictures (on print)
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故事发生在阴暗灰冷的万圣镇,那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鬼怪,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为每年一度的万圣节作准备。瘦高个子的稻草人,顶着一颗人类的骷髅头——南瓜王子杰克深受怪物的爱戴,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痛苦,他有着诗人般忧郁浪漫的情怀,渴望着不同于万圣村邪恶之灵的生活。 当杰克无意在树林的深处发现了...
相关信息
丹尼·艾夫曼于1953年5月29日出生于德州,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师,母亲则是一名小说家,并且曾以电视剧本获得艾美奖。虽然出生在德州,但是丹尼·艾夫曼在洛杉矶渡过他的童年,18岁时移居法国,并且加入了当地的表演艺术剧团,由于有许多接触各类音乐元素的机会,艾夫曼的音乐生涯也在自我摸索中展开。之后他曾经旅居非洲,几年后返回美国,并组织了一支名为“The Mystic Knights of Oingo Boingo”的乐团,这支乐团后来曾更名为“Oingo Boingo”,直到1995年才正式解散,这支科技摇滚乐团表演了艾夫曼的第一部电影配乐,这一部电影则是他的哥哥理查德·艾夫曼的作品《Forbidden Zone》,只是这完全是一个无心插柳的作品,艾夫曼并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电影配乐家,但是这个作品却受到了导演蒂姆·波顿的注意,波顿当时正在筹拍自己的电影处女作《Pee-Wee's Big Adventure》,他力邀艾夫曼为这部影片配乐,日后艾夫曼回想起来,心中仍然十分纳闷,蒂姆·波顿当初怎么想到要找一个玩摇滚乐团的人来做管弦电影音乐,只是既然导演认为行的通,艾夫曼觉得也不妨一试,于是他找来了“Oingo Boingo”的另一名成员Steve Bartek,将他为《Pee-Wee's Big Adventure》所作的音乐做交响编曲的处理,结果完成了风格十分独特的电影配乐,不仅就此展开艾夫曼和波顿十多年的合作无间,也展开了艾夫曼独树一帜,特立独行的电影配乐生涯。
电影配乐家中很少有人像艾夫曼这样风格鲜明,几乎无法被模仿复制,他的音乐完全是电影音乐中的另类,却叫人不由自主的着迷,虽然有许多电影音乐家在古典系的交响音乐作曲中,也试图融合各种现代的音乐元素,但艾夫曼大概是唯一将交响作曲做的这样迷幻摇滚,这样不可捉摸,让人无法去归类他的音乐,他的音乐不属于任何一种音乐。
艾夫曼个人拥有一个电影音乐工作室,他的配乐由他担任作曲,但由其他的工作伙伴们分别完成交响编曲,指挥和录音的工作,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团体有很高 的工作默契,因为这么久以来他们合作的成品,在风格和品质上仍然维持的这么一致,不过这并不是指丹尼·艾夫曼没有能力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只是电影配乐制作的时间通常都很短,对艾夫曼而言,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创作,所以一些无关创作的工作,需要其它人的分担协助,他曾开玩笑的说:我又不是John Williams,没有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事.不过一些不利于艾夫曼的谣言却不胫而走,有人指称艾夫曼只是一个依赖编曲家的配乐家,甚至质疑他的作品只是挂他的名字,音乐创意其实是出自其它的工作人员,不过随着时间过去,艾夫曼也渐渐对这类流言不以为意,他说:我的音乐就是我的音乐,我无法阻止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如果其它人以为我在自己的地下室锁了几个代笔音乐家,每天我去把我的旋律唱给他们听,然后就以逸待劳的等他们把乐谱交出来给我,让我拿着这些音乐去招摇撞骗,别人要这样想,我又有什么办法,我大概还会告诉他,不不不,你弄错了,不是几个代笔音乐家,像这种可怜的奴隶音乐家,我地下室少说锁了有二十个呢!
艾夫曼的音乐背景和大多数的电影配乐家有很大的不同,他的音乐完全自成一家,无处师承,艾夫曼表示,自己其实对古典音乐所知有限,但却一向是个电影音乐迷,他说:十五岁左右,我就能听着电影,然后猜出那是什么人的配乐!艾夫曼自认对电影音乐的了解远多过古典音乐,他说:我想我是透过Herrmann,Korngold,Rozsa或者Franz Waxman这些电影音乐家,才了解瓦格纳或马勒的音乐技巧,说起来,那是一种二手的音乐知识。艾夫曼在自我摸索中创造了电影配乐中前所未见的音乐型态,他的音乐彷佛都有着黑暗的背景,但黑暗的氛围中闪烁着迷离不定的灿烂,晦暗中反差着瑰丽, 顽皮中流窜惊奇,充满诡谲的疯狂,令人心碎的凄美,总是这么出人意料,超乎想象,惊世骇俗却又每每令人拍案叫绝,在他的音乐中只有风格,没有规则,少了一 份科班出身的规矩,却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颠覆魅力。
蒂姆·波顿对丹尼·艾夫曼慧眼识英雄,也成为艾夫曼的爱用者,几乎每一部电影都由艾夫曼担任配乐,许多艾夫曼最出色的代表作,都是蒂姆·波顿的作品,如古灵精怪的黑色喜剧《阴间大法师》,乐风顽皮讨喜却又灵气逼人,而《蝙蝠侠》则令动作电影乐迷惊艳不己,也奠定了美式漫画电影的音乐模型,并且为艾夫曼赢得一座葛莱美音乐奖,《剪刀手爱德华》除了丹尼·艾夫曼惯有的迷离与奇异外,更多了一份凄楚唯美,是艾夫曼公认最动人的代表作。至于描述火星人来袭的《火星人玩转地球》,音乐的表现则十分怪诞,风格上刻意模仿LKK的科幻配乐,做的又怪又可笑,当然,乐迷可以体会艾夫曼是故意的,只是怪的有些令人神经衰弱。而《断头谷》,乐风沉厚狰狞,兼具威胁性与灵幻美,艾夫曼的音乐实力显得越来越成熟稳健了。
艾夫曼的音乐和波顿的影片气质的确十分契合,同样都充满了漫画式的天马行空与异想天开,事实上他们的影片有不少正是取材自漫画,也因为如此,其它的导演若拍摄类似质感的影片,艾夫曼也向来是不二人选,例如《狄克·崔西》或《魔侠震天雷》,甚至是电视影集如《闪电侠》和《辛普森家庭》等,都找上艾夫曼担任配乐,而且艾夫曼也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大概只有三两声不成调的《魔侠震天雷》,表现的比较令人失望,是艾夫曼同型配乐中最沉闷的作品。
艾夫曼灵气森森的音乐风格,有灵异鬼片找上他自然不意外,况且如果要找一个节日来形容艾夫曼,还有什么比“万圣节”更贴切,波顿的奇想卡通《圣诞夜惊魂》,正好让艾夫曼淋漓尽致的玩了一场,艾夫曼不但作词作曲,同时亲自演唱,黑暗热闹的音乐像一场黑色世界的嘉年华,而灵异电视影集《Tales From The Crypt》也由艾夫曼谱写开场曲,据说艾夫曼还是看上了主持影集的那个死人木偶才答应谱写主题曲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找一个字来形容 艾夫曼的音乐,“Crypt”确实也十分传神。艾夫曼的鬼怪电影音乐还有《神通鬼大》,只是这部配乐倒没什么特色可言,颇是让人失望。
除了乐迷熟悉的、古怪华丽的艾夫曼,有时他还会有出人意表的作品,如《男儿本色》,如此优美动人,让人觉得天若有情天亦老的绝美抒情佳作,实在很难想象是出自艾夫曼之 手,《神驹黑美人》的典雅细致,则展现了Elfman作品中少有的温馨纯真,浓郁的古典气息也和艾夫曼平时给人的印象大异其趣,至于他取代Alan Silvestri为《不可能的任务》(即《职业特工队》)所作的音乐,虽别具风格,但听起来却有些令人失望,甚至觉得电视影集的配乐还好一点,不过其实 电影本身即是败笔,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它根本不合逻辑,叫人一头雾水,艾夫曼的音乐则飘渺的根本不像动作片,某个角度来看,倒也真的像电影一样匪夷所思,虽然《不可能的任务》不是一部很有娱乐性的配乐作品,不过艾夫曼在音乐型态上转型的尝试,却可以在其中略见一二,接下来的《心灵捕手》等作品,艾夫曼的乐风走向飘渺,成熟,迷惘,细致的音色表现,一反其过去夸张奇异的手法,这显示,90年代以后的艾夫曼,开始寻求风格的突破,他在96年之后,陆续发表了两套精选集,完整收录过去所有重要的音乐作品,这两套合计约200分钟的精选集,也许可以视作他将迈向新的历程前,对自己过去作品的一番总回顾。
即使艾夫曼的音乐早已深受影迷肯定,但他的非主流色彩,却使他一再的被金像奖忽视,时常让人替他叫屈,其实有时他本人也和学院派的音乐家画清界限,甚至 戏称他们为“音乐名流”,但不管如何,1997年金像奖首次提名艾夫曼,而且是双料提名,分别以《心灵捕手》入围戏剧类最佳电影音乐,《黑衣人(MIB)》入围喜剧及音乐剧类最佳电影音乐,虽然是迟来的肯定,不 过在颁奖典礼上,当报出艾夫曼的大名时,现场观众掌声如雷,人气丝毫不在大出风头的James Horner之下,足见大家都报以艾夫曼相当的肯定,不论有没有得到金像奖,艾夫曼都称得上成功,所谓主流与非主流的界限,似乎也在他充满颠覆能量的音乐中,渐渐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