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锦绣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

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有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这就是“天桥”。这里古称“仙人盘”,曾经是庐山大林寺历代的大和尚们悟道参禅的好地方.这里两边崖壁横空相互对峙,与谷底相对高度达六十多米。 相传元代末期,吴王朱元璋和南汉陈友谅的军队大战于鄱阳湖时,败逃到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只见天空中金光闪烁,一条金龙自天而降,变成了一座桥。朱元璋顺势策马奔过,飞奔而至的陈友谅,坐骑都撞上朱元璋的马尾马了,忽然一个惊天霹雳,雷迅捷隆隆,天昏是暗,出现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刹那间龙变的桥消失了,桥断后,云散日出,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

我们沿着山道尽赏谷间幅幅立体山水景致: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怪松覆壁,泉洞缀岩。还有蟾蜍石的如蛙吞云,竹影寺峭岩的隐显林中,游仙石的仙踪渺迹,人头石的岌岌可危,以及“观音梳妆”、“双狮戏球”、“莲花缀谷”、“鹰嘴探壑”及奇巧布局的怪石群,亦为锦绣谷增添神韵。人在其间,只见路盘松顶上,恍在半空行。加之天风拂衣衫,更觉得飘渺一身轻,无意间即生锦绣谷皆锦绣之叹,无怪当年王安石来游时吟出这样的诗句:“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位于锦绣谷中的天桥,其实有天无桥,也堪称庐山一奇。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战败后率兵逃上庐山,慌不择路逃到此地,却见眼前悬崖削壁,深不可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刹那间金光闪耀,一条金龙从天而降,化作虹桥横跨悬崖两端,朱元璋绝处逢生,立即扬鞭跃马而过。待朱的兵马过桥脱险后,陈友谅尾追至桥头时,忽闻霹雳巨响,龙飞桥断,无影无踪,只好鸣金收兵。潜凡有诗:“盘岩对立冰川琢,维有残墩乍断桥。太祖借机抬圣驾,金龙传化上凌霄。”

天桥之奇,尚不在桥本身。桥临绝谷,绝谷之内,多峭壁峥壑,层层刻剥,如堆如砌,蔚为壮观。或如雄狮长啸,或似猛虎跳跃,或如捷猿攀登,或若仙翁盘坐。此时不断有云雾从谷底涌起,恰似银浪翻滚,跃上桥头,使人如入蓬莱仙境,顿生飘然欲仙之感。俄顷,一阵山风由北而来,吹散云雾,锦锈谷、天桥又一一显现,重放她的奇异风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