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作者: (美)清崎,(美)莱希特著;萧明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
字数: 218000
版次: 1
页数: 307
开本: 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4241908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个人理财>> 综合理财
定价:¥28.00
编辑推荐荣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雄踞《商业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前5名长达5年!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用较少的劳动获得较多的收入?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享受比别人更多的财务自由?也许是因为他们明白何时从何种象限开始工作……本书旨在帮你选择一个新项目、新目标,以及新的财务前景。
——罗伯特•清崎
内容简介清崎上完大学,有了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这是“穷爸爸”一直以来对他的期望;但他牢记“富爸爸”的话: “只有实现了财务自由,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于是他毅然辞去工作,走上了投资和创业之路,在47岁时实现了财务自由。从此,他再也不必朝九晚五地被动工作,再也不必量入为出,他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爱做的事,因为投资会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书中归纳出了4个现金流象限: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和投资人,只有具备投资人和企业主的技能,才更容易致富;详细介绍了这些观念和技能,把投资人细分为7个等级,帮你看清自己的财务状况;更列出了7个完整的步骤,指引你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本书一出版即荣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并雄踞《商业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前5名长达5年。目前,“富爸爸”系列图书已经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2900万册!
作者简介清崎,生长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被派往越南战场。
1977年,清崎创建了一家生产尼龙钱包的公司,开始自己的商业生涯,并大获成功。后来,他经历了3次商海沉浮。1 985年,第三次成为百万富翁后,他离开商界,与人共同创建了一家商业教育公司,向全球学员教授商业和投资课程,。他长年主持理财和投资教育的课程,并通过有线广播电视网在全美播放。他还发明了一种教育玩具一一“现金流”游戏,帮助人们学会原本只有富人才懂的金钱游戏,被誉为“百万富翁的教父”、“金钱教练”。
他的“富爸爸”系列图书畅销全球,长居《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畅销书排行榜,目前已发行1 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2900万册。1999年4月,《富爸爸穷爸爸》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万册的佳绩。2000年3月,韩语版面市:2000年6月,登陆澳大利亚……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为紫色所覆盖。简体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市后,连续1 8个月蝉联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名,连续两年半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
目录序言你在哪个象限?这个象限适合你吗?
第一部分现金流象限
第1章为什么不找一份工作
第2章不同的象限,不同的人
第3章人们为什么选择安全而不是自由
第4章商业系统的3种类型
第5章投资者的7个等级
第6章你不能光用眼睛看钱
第二部分做最好的自己
第7章成为你自己
第8章我怎样才能致富
第9章做银行,而不是银行经理
第三部分如何成为成功的B和I
第10章小步迈进
第11章第1步:考虑你自己事业的时候到了
第12章第2步:控制你的现金流
第13章第3步:了解风险与冒险的区别
第14章第4步:决定你想成为哪种类型的投资者
第15章第5步:寻找导师
第16章第6步:将失望转化成力量
第17章第7步:信心的力量
第18章总结
书摘插图第一部分现金流象限
第1章为什么不找一份工作
1985年,我和我妻子沦落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我们失业了,只剩下很少的积蓄,信用卡也已经透支了。我们住在一辆棕色的旧丰田车里,拿后座椅当床。一周以后,我们沉浸于思考我们是谁、在做什么、要往哪里去这些残酷的现实问题中。
这种无家可归的情形又持续了两星期。一位朋友得知我们窘迫的经济状况后,在她的地下室给我们安排了一间房,我们在那儿住了9个月。
我们没有把自己的处境向外透露。大多数情况下,我和我妻子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正常。当朋友和家人获知我们陷入困境时,第一个问题总是: “为什么你们不再去找一份工作?”
刚开始,我们还试着解释,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把理由说清楚。因为对于一个很看重工作的人来说,你很难向他解释清楚为什么你不想拥有一份工作。
有时,我们也会打一些零工,挣几个美元回来,只为了得到维持生活所需的食物和汽油,而在当时,这几美元的收入是支撑我们为自己的独特目标奋斗的唯一能源。我必须承认,当我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时,一份安全的、有保障的付薪工作是极有吸引力的,但是有保障的工作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便只有继续日复一日地在财务深渊的边缘艰难度日。
1985年是我们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年,也是最漫长的一年。显而易见,任何认为钱不重要的人都不能长期缺钱。我和我妻子经常争吵,恐惧、对生活前景的不确定和饥饿削弱了我们的情绪控制力,使我们总是和最爱自己的人争吵。然而,爱又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我们之间的感情由于艰苦的生活而日益深厚。我们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却不知道能否抵达那里。
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完全能够找到一份安全、可靠并且高薪的工作,我们两人都是大学毕业生,并且有良好的工作技能和可靠的职业道德,但是我们想要的并不是工作上的稳定,我们追寻的是财务自由。
到了1989年,我们成了百万富翁。虽然在某些人眼中,我们已经在财务上获得了成功,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实现梦想——真正的财务自由,直到1994年这个梦想才最终得以实现。从那以后,我们可以不用再为余生而工作,我们在财务上彻底自由了,除非发生一些完全无法预知的金融灾难。
那一年,我妻子37岁,我47岁。
不用投钱就能挣钱
我用无家可归和一无所有的故事来开始本书,是因为我经常听人们说:“要挣钱,就得先投钱。”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从1985年的无家可归,到1989年的富裕生活,再到1994年的财务自由,我都没有投什么钱。我们起步时根本没有钱,而且负债累累。
挣钱也不需要有多么高的学历。我拥有大学学位,但是说真的,获得财务自由与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没有多少关系,我学过多年的微积分、球面三角学、化学、物理、法语和英国文学等,然而这些知识很多我都已经不记得了。
许多成功人士在获得大学学位前就离开了学校。比如通用电气的创始人托马斯•爱迪生、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CNN的创始人特德•特纳、戴尔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Polo的创始人拉夫•劳伦等。大学教育对于传统职业而言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人们如何获取巨额财富却并不重要。托马斯•爱迪生等人开创了自己的宏图伟业,这也正是我和我妻子所追求的。
挣钱需要什么
人们经常问我:“你告诉我不需要投钱就可以挣钱,又说学校也没有教我如何实现财务自由,那么挣钱到底需要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挣钱需要一个梦想、一系列决定、快速学习的决心、正确利用你天赋的能力以及辨别出你的收入来自现金流象限哪一部分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