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埭镇同心村同心村位于新埭镇北首,与上海市枫泾镇一河之隔,平兴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有耕地面积3340

同心村风貌

亩,共设13个村民小组,全村在册农户685户,人口2643人,暂住人口1400多人,党员63名。并通过新农村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美化了生态环境,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先后获得了省卫生村、嘉兴市文明时、平湖市生态村、平湖市文化特色村、嘉兴市文化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开展乡风文明评议活动,努力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序,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村风。

同心村从2002年开始,严格对照省级卫生村的标准要求,以农村“双整治”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了卫生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村党总支、村委会加大投入,加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去年一年,村里投资投入资金28万元,浇筑水泥路面1720米,并对村组道路和村主要河道两榜进行了绿化,使村容村貌卫生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彻底整治和改观。目前,同心村13个村民小组 680户农户家家用上了卫生厕所,消灭了露天粪缸,农村改厕率和自来水受益率均达到了100%。村里还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居民卫生间污水、厨房间废水和畜禽粪水“三水”综合处理工程。13组23家农户在市、镇、村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多万元,通过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池,实行“三水”综合处理,使“三水”排放达到无害化、改良化、资源化。到目前该村已建成和在建生活污水净化池的农户有110家。在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上,该村专门设立了250多个生活垃圾筒和一个大垃圾箱池,落实4名保洁员每天将全村农户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与此同时,同心村还切实加强对村民的食品卫生和健康教育,广大村民讲文明、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形成。

考核验收组经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总结鉴定等环节,一致通过同心村省级卫生村验收,这样同心村成了新埭镇第一个省级卫生村[7]。

2、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九里乡同心村同心村地处九里乡东端,与澧县大坪乡接壤,辖10个村民小组、315个农户、全村998人,支部党员46名,耕地面积1386亩,山林200亩,水面100亩;村级现有固定资产70多万元,村办企业3家,上交国家税金35万元,每年上交村积累10万元;全村已硬化灌渠4800米,自来水网络已贯通全村各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

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同心村溧水县石湫镇同心村位于石湫镇南面,南临石臼湖,西面与安徽省博望镇接壤,其中原西庄村在安徽省博望镇域之中。由原同心村和原西庄村合并而成,现有13个自然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人口3280人,党员81人,土地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0亩。工业以刀具产业为支柱,汤鹏的铁画就源于该村。

同心村水、电、通讯到户率100%,卫生厕所率6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主干道硬化率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35%以上。目前建有村活动中心1个,村卫生服务室2个,篮球场1个,同心村每年投入经费2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心村农业方面以水稻、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现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800亩,年产值500万元左右,主要产品有鲈鱼、白鱼、黑鱼、青虾、螃蟹、鲫鱼等,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村党总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已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07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产值近30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00元,2008年完成经济总产值400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

4、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同心村西坝镇同心村,以产水果著称,瓜果成为该村经济的“顶梁柱”,过去,到了柑桔成熟的时候,村民们往往采取肩挑背扛把水果搬运到摩托车上,向外运输。而今年,农民自己投工投劳,5个组的村民自筹资金28.35万元,村集体补贴3.78万元,共筹集资金32.13万元,完成硬化水泥路4.32公里,受益287户1050余人。“现在水泥路修通了,方便多了,不愁短时间把水果运不出去……”西坝镇村民杨玉洪乐呵呵地说,他承包10多亩土地种植柑桔、枇杷等水果,现在,农用车可以直接开到他家的果园。

西坝镇认真落实“交通年”建设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尽多建设道路、尽快完善网络、尽力为民服务”的建设思想,加快全镇乡村道路建设,足力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成立了西坝镇“交通年”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镇农村公路的组织、规划、实施和协调工作。印发《关于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意见》,指导全镇道路建设。将2008年拟建的22.7公里任务全部分解到各村,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严格目标管理。

通过各种会议、宣传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任务及具体实施方案等,着力在全镇掀起了全民参与公路建设的热潮;召开各类成功人士座谈会,并深入到单位、企业内部与业主交心谈心,动员他们捐资支持公路建设;利用“一事一议”道路建设管理办法号召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建设村道,受益于村道。

同时,对招投标工作做到不准搞暗箱操作,不准招人情标,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还成立了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做到全程跟踪,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以上。

西坝镇累计完成乡村公路建设投资280万元,再建乡村公路建设项目5个,完成道路总里程19.35公里,其中硬化9.15公里。截止全镇村级水泥路总长达156公里,实现了行政村100%通公路,90%组通水泥路,受益村15个,受益6000户[1]。

5、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柏垫镇同心村同心村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柏垫镇东北部,是一个以毛竹、板栗为主导产业的山区村,是广德县五大竹业示范基地之一,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心村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总辖11个村民组,710户人家,2177人口,有党员65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4名,下派书记1名,村干部奉献精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在2007年里全村道路硬化16公里,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同心村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农民人均收入5118元,人民生活水平位于全镇前列,该村在2005年度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级党组织,2006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同心村山多田少,以村为主,是全国“绿色小康村”。村内有耕地2000余亩,水面50亩,山场18398亩,其中竹林1.15万亩,板栗0.65万亩,其它在0.0398万亩。目前,全村板栗总产值130万余元,已形成竹木产业,立足竹资源,创办的大小竹木加工厂企业近20余家,小型养殖场4家,共解决就业人员350余人[2]。

6、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同心村

同心村一角

同心村位于梧桐街道城区西侧,东邻新板桥港,南至石门公路,北靠京杭大运河,西与城西村接壤。

村域内河道纵横,灌溉方便,分别有京杭大运河和新板桥港、戴介桥港以东西向与南北向穿境而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又受海洋、地形、水系等自然因素影响,基本构成了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3]。

7、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开发区同心村同心村位于南浔西北部,紧靠318国道和长申湖运河,该村是在1996年由原王家港村和小港村合并为同心村。全村9个自然村,划分为20个生产队,农户数为455户,总人口1845人。现有水田420亩,桑地185亩,旱地28亩,鱼塘171亩,总面积804亩。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厂房出租,村主要产业支柱为地板业、电梯行业。08年该村工业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4]

8、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下陈街道同心村该村位于机场路以西。现有农村住户428户,人口1172人,其中男性590人,女性575人,60周岁以上男性93人,55周岁以上女性105人,在外就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约20人,现役军人2人,正式党员31人,预备党员1人,分成1个党小组,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级后备干部5名,村民代表35名,街道党员代表2名。[5]

9、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同心村村情概况

山村全貌

该行政村隶属东川区汤丹镇,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交通方便,辖半山、大脑山、桂家村、蒿枝地、坡头、沙坝、桃园等7 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300户,有乡村人口1243人,其中农业人口1243人,劳动力 8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2人。

全村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 13℃,年降水量88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801 亩,人均耕地0.64亩,林地 261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01 亩(其中:田35 亩,地766 亩),人均耕地0.64亩,主要种植粮食;拥有林地2610亩,水面面积88亩,草地12300亩;荒山荒地11087.1亩,其他面积2716亩。有铜矿资源。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26户通自来水,有300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30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7户占农户总数72.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0户分别占总数的64%和 60%。

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6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40 辆。

到2008年底,有2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9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6.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6万元,占总收入30.24%。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40.49%。年内出栏肉猪712头,肉牛12头,肉羊589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4.7万元,占总收入的8.34%。工资性收入62万元,占总收入的 20.92%。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农民收入以第一、二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6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2人(占劳动力的 7.24%),在省内务工57人,到省外务工9人。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300户,乡村人口1243人,其中男性609人,女性634人。其中农业人口1243人,劳动力 856 人。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110 人,享受低保13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4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20 公里。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 600 平方米,拥有教师11人,距离镇中学20公里。截至2008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4人,其中小学生76人,中学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村务公开该村2007年换发、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342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96.17亩。2008年末集体总收入 3.5万元,有固定资产13万元。[6]

10、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同心村该行政村隶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乡,地处 同心乡周边,距同心乡政府所在地0.2公里,到乡(镇)道路为 柏油 路,交通方便,距县17公里。东邻那勐勐村,南邻那柯里村,西邻漫海村,北邻宁洱镇。辖追栗河一、追栗河二 、大桥等2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09户,有乡村人口3384人,其中农业人口 3384 人,劳动力 25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214人。

全村国土面积50.1平方公里,海拔1210米,年平均气温 20 ℃,年降水量 14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6709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5295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7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8]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白马寺镇同心村同心村又名曲院村

村情概况

曲院村委会隶属江陵县白马寺镇委员会,地处江陵县以北,距郝穴1.5公里,到郝穴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市区5公里。东邻天井村,南邻白马到郝穴公路,8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乡村总人口3621人,总户数1167户;其中有农户757户,农业人口2637人,劳动力24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1人。

全村国土面积7.24平方公里,海拔1983米,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草莓、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0亩,人均耕地0.06亩,林地957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自然资源截至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0亩(其中:田205亩,地15亩,人均耕地0.06亩,主要种植草莓、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57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24亩,主要种植茶、苹果、梨、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6亩,其中养殖面积26亩;无草地及荒山荒地,其它面积910亩。有粘土等资源。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进村道路有路灯。全村有757户通自来水,有30户左右饮用井水,没有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有757户通电,有7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5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9% 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52户(分别占总数的9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1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20辆,拖拉机13辆,农用车:14辆;摩托车20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5亩,有效灌溉率为9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6亩。

2006年底,全村内装有太阳能农户292户;四个自然村都已实现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不存在饮用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情况。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7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0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0万元,占总收入的3%;畜牧业收入350万元,占总收入的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3头,肉牛14头)渔业收入16万元,占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6322万元,占总收入的92%;工资性收入712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农民收入以工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90人(占劳动力的40%),在省内务工982人,到省外务工500人。人口卫生截至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757户,乡村人口3621人,其中男性1723人,女性1898人。其中农业人口2637人,劳动力2476人。该村以白族、汉族为主(是白族、汉族、彝、傣、回等混居地),其中白族3394人,汉族219人,其他民族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67人,参合率74%;享受低保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州、市医院,卫生所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6人,该村距离州、市医院约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4个。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6740平方米,拥有教师43人,在校学生862人,距离中学0.5公里。截至2006年底,整个行政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12人,其中小学生862人,中学生750人。

全村建有党团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2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1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3.88亩。年末集体总收入141万元,有固定资产2128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3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收支明细公布、集体公共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公布、计划生育专项公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公布、燃油补贴公布等。

江陵白马曲院砖瓦厂

公司简介:位于曲院村6组前,1964年建厂,原属县办二轻集体企业,1998年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现有股东75人,从业人员270人,资产总额55841773万元,建筑面积6699平方米 。

主要设备及产品:主要设备有:36门、28门、20门轮窑各一座,50、40型真空制砖机各一台、40型普通制砖机一台,28型瓦机一台、厦工50装载机2辆,250KW发电机组一台,其它运输及附属设备110台(件)。主要产品有: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空心砌块、烧结粘土空心砌砖、模数多孔砖。

产品优点:烧结粘土空心砌砖、模数多孔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具有空洞率高、容量轻、强度高、耐久、保温、隔热稳定性好、易粉刷、无污染等优点。经检测,空心砌砖的空洞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容重接近加汽混凝土砌砖。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内隔墙中。挤出缸瓦以页岩为原料,强度高,容量轻,吸水率低,寿命长,是现代建筑装饰最佳建材。

主要荣誉:从1990年始一直被列为县级重点财源建设企业之一。2003年被省国税局评为全省1000家诚信纳税企业之一。 2010年再次被省国税局评为全省1000家诚信纳税企业之一。名扬海内外。

销售情况:生产的各种产品,除满足于本县工业及民用建筑的需求外,销往荆州,江陵,白马,郝穴等周边地区。曲院村名人成小虎

本村最著名的歌唱家,连续250届村落歌唱比赛一等奖,尤其以模仿张宇的歌曲为大家所熟悉。擅长京剧和RAP联合,其代表作品有京剧《智斗》,《等待》,《千金难买》等。因纵火罪,于2000年2月2号被批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