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仙霞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基本情况仙霞镇位于天目山北麓,宁国市东南部,西津河上游,距市区49公里,东与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临安市交界,南与云梯畲族乡、临安县横路镇、太阳镇相依,西与万家乡、宁墩镇毗邻,北与中溪镇相连。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211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2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19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6 人),人口密度170.6人/km2。本镇是皖东南门户,也是宁国市边陲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然条件本镇属天目山支脉,境内山丘曲折起伏,连绵不断。地势南高北低,山川河流,纵横交错。以汤公山山脉为界,形成仙霞与杨山小盆地,为耕地分布集中区。东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多田少。东南西三面的孔夫、杨山、盘樟、仙霞四村大部分地区,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坡度平缓,土层较薄,山间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土壤以砂性中层和薄层麻石黄红壤为主,主要生产木竹、茶叶、早笋、青梅、粮食。东北部的龙亭、石岭两村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属中层扁石黄红壤和红壤性扁砂土,主要出产林木、毛竹、茶叶。龙门村处在海拔1117米以上的中山低温地带,生产毛竹、茶叶及经济林。本镇山地、丘陵形成的畈、冲、土旁 田地貌使得水田—旱地—茶林地呈垂直分布。多年平均气温15.4oC,日照时数2234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1468mm,蒸发量807mm,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西北风次之,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几乎每年出现1-2次。

三、社会经济条件本镇农业生产主要以粮油生产为主,是省杂交稻重点制种基地之一。2001年粮食总产6535吨,油料1165吨。农业生产尤其是林业经济不断壮大,已形成早笋、茶叶、青梅、山核桃、蚕桑、毛竹、杉木等七大农林产品基地,总面积达4694.5公顷,林业和主要农副产品总收入达2570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来源的70%以上。主要乡镇企业36家,骨干企业有天一食品厂、地龙食品有限公司、电声器材厂等。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7084万元,农业总产值7462万元,财政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7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乡镇前列。

本镇地处皖浙交界处,与经济发达的苏、浙毗邻,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均在一日旅程内,处于优越的经济区域。河千公路横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区位有利于接受苏浙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技术接轨,对促进镇域经济结构与企业产业产品结构优化,推进农业资源向广度与深度开发等都起到积极作用。

本镇为宁国市7个中心镇之一,商贸发达,边界经济效应明显。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按照建立新型生态工贸型城镇发展方向和“融入苏浙沪,仙霞先一步”的经济发展方针,一方面采取鼓励政策引进优秀人才,大胆招引外地企业落户本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以竹笋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建立优质规模生产基地,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外向型农产品贸易,以商贸促进城镇发展,为实现“三化联动”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