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兹岩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孔兹岩系(khondalite series)是以富含石榴子石、矽线石和石墨为特征的区域变质岩石组合。这一名词首先由沃克(T.L.Walker,1902)用以描述印度东南部孔兹地区的富铝变质岩系。在世界各地的早前寒武纪深变质地区都有发现,并常与混合岩和花岗质岩石紧密伴生。岩石类型主要为含石榴子石和矽线石的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和长石石英岩,常夹有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钙硅酸盐岩。一般认为孔兹岩系的原岩为含碳和富铝的泥质和粉砂质岩石,属于稳定大陆边缘的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建造。变质作用达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常伴有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世界各地孔兹岩系的特征不完全相同,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成因类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